山里汉的小农妻_作者:五女幺儿(521)

2018-07-22 五女幺儿

  沈福存两口子走后,穆氏倚在炕枕上,对沈德俭说:“我看福存媳妇不像福存那孩子那么厚道,说话都带着弯弯儿的,刚才跟我说话时还话里行间的提起,想住到咱们家来呢,我怕她是个事儿多搅家的,被把她给搪塞过去了。”

  沈德俭说:“那就对了,往后凡是遇着这样的,不用惯着他们,一律怼回去,不然成全了他们,遭罪的就是咱们自己了。”

  “我也是这么想的。”穆氏说,“家里要是就只咱俩的话,让她住进来也无所谓,可是家里还有孩子们呢,我不想弄了搅家的进来惹孩子们不开心。”

  因为孩子们,一向温柔软弱的穆氏也变得强硬起来,正是所谓的为母则强吧。

  沈德俭见到她的变化,也挺高兴的,为了孩子们,为了这个家,他也变了很多,变得比从前上进,也比从前更有责任心了!

  **

  经过多日的筹划、奔波,沈若兰的印刷厂终于开起来了。

  两进的宅院,十一个人干活儿,看起来还颇具规模呢。

  这十一个人中,除了那六个女子,周正和绿芜救回的那两个女子也选择在印刷厂工作了,沈若兰还雇了一个刻字的师傅,有缺字少字的时候可以随时找他刻,此外,她把沈福存和沈金存也调到印刷厂去了,让他俩在印刷厂里负责装订。

  也是到了这个时候,沈德俭和穆氏才知道,他们的女儿竟背着他们悄悄的弄了这么大一个工厂。

  之前这孩子就说过要给他们两个惊喜,没想到还真是个大惊喜呢,惊喜之余,他俩更多的是欣慰和感动,这孩子,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由一个不起眼儿的小草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了,如今家里的人,包括他们这做爹娘的,都得靠女儿这棵大树荫庇呢。

  这让他们感觉既骄傲又自豪,同时又有点儿愧疚,身为父母,他们本该跟女儿互换一下,由他们为她打一片天下,给她遮风挡雨,让她安心快活的做她这个年纪的女孩儿该做的事儿,每天无忧无虑的看书、绣花、弹琴、品茶……

  可在他们家,这一切都颠倒过来了!

  女儿忙的像陀螺似的,天天忙着为家里赚钱,筹划家里的未来,而他们,什么都帮不上忙,只能静静的看着她,给予她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了!

  印刷厂开工后,沈若兰便拿出《三十六计》的手稿中的第一计,让她们先把第一计先印出来。

  因为刚开始做,大家业务都还不怎么熟练,排版,校对,印刷等过程都是笨手笨脚的,按照他们这样的速度,只怕一计只印三千本的话,那也得半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

  沈若兰不着急,不都说熟能生巧吗,他们才刚开始做,大家的技术生疏,等慢慢的找到门道就好了。

  这边,印刷厂如火如荼的工作着,那边,火锅店也轰轰烈烈的开业了。

  因为这两天光顾忙着印刷厂的事儿了,沈若兰没有搞轰轰烈烈的开业仪式,也没有大张旗鼓的宣传,因为深信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道理,她觉得不用费事费神的搞宣传,也不用浪费钱财弄什么开业仪式,只要有人吃到她的火锅了,肯定就会来第二次,第三次的……

  慢慢的,像滚雪球似的,顾客会越来越多,生意也自然会越来越兴隆的,所以,开业当天,她就只放了一挂鞭就宣告火锅店正式开始营业了。

  沈德俭夫妻俩再次被女儿给的惊喜震惊住了,这才几天的功夫啊,这孩子咋又开了一家铺子?这也太能折腾了吧?

  不过,有了上次的经验,他俩这回已经淡定多了,只是在看到那气派非凡的大酒楼,再想想这大酒楼竟是他们闺女开起来的,又难免有些激动。

  开业这天,李巧莲也来了,当她知道这个二层楼的火锅店竟是沈若兰开起来的时候,下巴差点儿掉下来。

  这个兰丫也太厉害了吧?前几天开了个十多个人的大印刷厂,这才几天的功夫,就又开了个这么大的酒楼,她,她咋就这么能耐呢?这还是她认识的那个兰丫吗?

  有时候,她都不敢相信这个兰丫跟她从前认识的那个兰丫是一个人了!

  沈若兰本以为,她今个没有大张旗鼓的做广告,也没有请什么有头有脸的人来捧场,今儿的顾客不会多呢。

  然而,鞭炮过后,就有一波接一波的顾客不断涌入,大家多半都是被火锅店异于别家的装修给吸引进来的,也有是因为对火锅感到好奇,想知道知道啥是火锅,特意进来尝尝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