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汉的小农妻_作者:五女幺儿(695)

2018-07-22 五女幺儿

  “这个混小子,这是闹哪样啊?好好的生意他不做了,好好的媳妇他不要了,当什么劳什子的兵嘛,要我的老命哇……”

  沈德俭也急的连连唉声叹气,他还指着让老张大哥做主,把二勇给劝住,好让俩孩子尽快完婚呢,现在人都走了,还上哪劝去啊?

  沈德俭听到老张头说得消息,也被打击够呛,勉强安慰了张兴旺几句,就失魂落魄的回去了!

  回去时,靠山屯儿的村民们已经知道他回来了,纷纷上门探望。

  老太太刘氏和沈德贵、沈德宝两口子,沈秀英一家、沈秀云一家也都来了,屯子里差不多的人都来了,都围着沈德俭问东问西,嘘寒问暖。

  “老二啊,正好你回来,兰丫前段时间雇大伙儿帮她开荒种的地都种完了,还有那鱼塘也挖完了,大家都等着算账拿工钱呢!”说了几句话后,沈德宝提起了正事儿。

  沈德俭忙说,“兰儿在吉州那边儿走不开,就是特意嘱咐我回来给大伙儿发钱的,大哥待会儿你帮我算算都该给谁多少钱,算明白了我马上给。”

  沈德宝听了,回家取了一个账本子,帐本子上已经把该给谁多少工钱算的明明白白了,他把帐本子放到了沈德俭的面前,让沈德俭照着账本子给大家开工钱。

  沈德俭一看有帐可依,便从怀里拿出一沓银票,又从带回的东西里拿出一小袋子铜钱,开始给大伙儿发工钱。

  他带回的银票都是小额的,这家一两,那家二两的,差不多都是以家为单位发的,因为这次沈若兰给大家的活儿多,家家户户都是老少齐上阵干的,因此都没少赚,最多的一家赚了三两二钱五分银子,最少的一家也赚了七百多文。

  村民们分到了银子,各个都欢欢喜喜的,跟过年似的。他们陪沈德俭说了会儿话,就带着他去看开出来的那些荒地和鱼塘去了。

  开出来的地都沈若兰吩咐的,分别种了豆子、土豆、地瓜和白菜、胡萝卜等作物,这段时间雨水很足,庄稼长很好,都长得绿油油的,一派丰收的景象,等到了秋天,肯定又能大大的收入一笔。

  鱼塘也挖完了,只是里面还没往里放水,塘底铺得平平整整的,看得出活儿干得很仔细,一点儿都没糊弄!

  沈德俭看后很满意,对自己的闺女也很满意。

  兰丫真是个有成算的孩子,把家里边打理得井井有条的,看看养的那些鸡鸭,前园子的大棚,还有这老些地,哪样都整的这么好,这才几个月的时间,家里就过得这么富足了,真是个可惜,她这么好的丫头,二勇那个混小子咋就能舍得不要呢?真气人!

  想到这儿,沈德俭的好心情瞬间无影无踪,只推说累了,就回家去了。

  村民们看他累了,也就没再跟去打搅,纷纷带着自家赚的银子回家去了。

  只有老太太刘氏和沈德贵、沈秀云一家、沈秀英一家还有沈大爷两口子没走,又跟沈德俭回了家。

  沈德俭从前因为妻子‘出走’的事,一直对老太太心怀芥蒂,对老太太冷淡了十年,现在已经证实她的离家跟老太太没关系,不由得对老太太生出几分愧疚之意,所以这次回来,可以给老太太买了很多东西。

  “娘,这衣裳是纱布缝的,穿起来又凉快又轻巧,我给你买了两套,你留着换着穿吧……”

  “还有这两双鞋子,都是用茧绸做的,这包是绿豆糕,祛暑解热的,还有藕粉桂花糖高和江米条,可甜了……”

  沈德俭把自己买的东西一样一样的拿出来,给了老娘。

  刘氏看到这些好东西,自然笑得合不拢嘴巴,一边儿的沈秀云和沈秀英看得眼睛都直了,差点儿流出口水来。

  “二哥啊,听说你在吉州发达了,开了好几家铺子呢,现在家里边儿又开了这老些地,还挖了鱼塘,这钱都让你家赚来了吧!”齐来顺儿笑眯眯的搭讪。

  一双精明的眼睛从沈德俭给岳母带回来的堆好东西上又溜到了沈德俭的身上。

  沈德俭已经离家半年,走的时候还是神形消瘦,一身棉布的短衣打扮,这回回来则是一身气派富贵的锦缎长袍了,加上他比半年前白胖了不少,把他显得又阔气又体面。

  这身锦缎长袍还是沈若兰给他添置的,因为他跟人家做生意,穿得不好会被人瞧不起,所以特意给他做了两套缎子长袍装脸面。

  沈德俭在屯子里落魄的十来年,一直活得像条狗似的,他自己的心里也憋着口气儿呢,现在终于能直起腰板儿了,所以这趟回来特意穿上这锦缎长袍,也好让过去瞧不起他那些人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