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真是奇事儿,走,咱们去看看去……”
在谢大娘的宣传下,不到一袋烟的功夫,整个靠山屯儿的老少爷们儿们都挤到沈若兰家来了,都是来看望穆氏和一队龙凤胎的。
当然,穆氏当年莫名奇妙的离家出走,现在又莫名奇妙的有了一对儿龙凤胎,大家的心里都存了个疑影儿,只是都心照不宣的没说出来罢了。
及至看到竹儿和菊儿兄妹俩,见到他们的长相,发现这兄妹俩跟沈德俭、沈若兰长得很像,大伙儿心头的疑影才算消掉。
穆氏见大家来探望,便笑容满面的跟大家打招呼,还把竹儿和菊儿介绍给了大家。
“这是我们家的老二,叫竹儿,这个是老三,叫菊儿…。”
“哎呦,瞧瞧这小菊儿长的,跟兰丫就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似的,竹儿长的也好,眼睛像你,鼻子和嘴巴像老二,这几个孩子,都长的这么好,你们两口子可真有福气啊!”
“谁说不是呢,如今你们家的日子也过起来了,还有这么好几个孩子,往后这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了……”
大伙儿热热闹闹的说道着,尽说些吉利讨喜的话,谁都没提穆氏当年走的事,这种事儿要是发生在别人家,或许会有嘴欠的八卦打听打听,但是发生在沈老二家,就是有八卦嘴欠的,也不敢随便问。
沈老二家现在今非昔比了,自家发达了不说,还帮着大伙儿赚不少钱,就冲这一点,谁还会虎到去问人家的私密事儿?万一真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事儿,被他们嘴欠这么一问,惹得人家心里不痛快,不就得罪了人家吗?
为了满足一时的八卦心里,得罪个能帮他们挣钱的金主,犯不上啊!
所以,大伙儿都异口同声的夸奖这竹儿菊儿好看,恭喜沈德俭一家团圆,那个忌惮的话题,没有一个人敢提起的。
沈秀云、沈秀英和老太太刘氏,也不像从前那样高高在上的端着架子了,母女三人都亲热的拉着穆氏的手,嘘寒问暖,问东问西的,敏感的话题她们只字不提,只管捡好听的说。
沈秀云:“嫂子,这都十多年了,你竟一点儿都没变样,还跟从前一样好看,你看我们,都老成啥样了?还是你有福气啊!”
沈秀英:“嫂子,我侄儿侄女长的可真水灵啊,一看就是聪明伶俐的,跟兰儿一样,果然是种豆得豆,种瓜得瓜,嫂子和二哥人好,生出的孩子也个顶个的好,这个可是我们眼气都眼气不来的…。”
刘氏:“老二媳妇啊,你们这趟回来是打算在屯子里住下,还是住几天还回吉州那边儿去?叫娘说吧,还是留在屯子里吧,大伙儿在一处也好有个照应,也正好亲香……”
穆氏从打嫁给沈德俭,就从未受到过婆婆和小姑子如此的礼遇,现在被她们这样追捧恭维,弄得她浑身都不自在了,不过,她还是不卑不亢的回答了她们的问题。
刘氏和沈秀云沈秀云一听他们要在靠山屯儿住下来,顿时须乎的更来劲儿了,瞅那样很不能跪下来给穆氏提鞋似的。
王万福和齐来顺也围着沈德俭,不遗余力的讨好着,二哥长二哥短的说个不停,主要是向他汇报今年秋收的情况,当然,最最主要的是告诉沈德俭他俩在帮他们家秋收的时候花了多大的力气。
“二哥呀,你家山坡上那玩意儿我们都帮着给收回来了,这家伙把我们给累的,好在都收拾完了,那些东西暂时先都放在那几个大棚里了,还有一部分放不下的,我带人在你们家东西厢房挖了菜窖,窖起来了,山上那些土豆秧子、黄豆秧子啥的,叫我们带人都给烧了,烧成草木灰,明年好肥田……”
“大白菜啥的就都放在外面晒着了,我们这几天正着急呢,也不知道你跟嫂子是啥意思,要是想自家留着的话也就罢了,要是想卖的话那可得抓点儿紧了,现在市场上的秋菜差不多的都上市了,咱们再不卖,等大伙儿的秋菜都买完了,咱们的可都卖给谁去啊?”
沈德俭见他俩这么上心,点点头说:“叫你们费心了,回头都谁帮我家秋收了,我挨个儿给工钱?”
“哎呦,二哥你说这话不就见外了吗?咱们是一家人,帮着干点儿活儿不是应该的嘛?啥钱不钱的啊?我们虽然没钱,但是也不能啥钱都挣啊?往后二哥可别这么说了,像我们有多认钱似的,都臊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