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汉的小农妻_作者:五女幺儿(857)

2018-07-22 五女幺儿

  “再说,退一百步讲,就算我真没赚到钱,就算咱们赔了,难道还怕咱们没地方住吗?别忘了,您可是我二哥的亲娘,难不成他能看您睡大街去?”

  刘氏听了,低下头不再说话了。

  德贵说得确实挺有道理的,要是他真的赔了,她也不用担心她们娘俩没房子住,老二毕竟是她的亲儿子,要真有那么一天,她就在他跟前儿哭一哭或者求一求,老二肯定还会把房子还给她的,她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只是,他都在靠山屯过一辈子,从未想过要离开这里到别的地方谋生去,年轻的时候都没走呢,现在老了老了却要背井离乡的出去讨生活,她的心里没底啊!

  不过,她也很希望能过上小儿子说的那种锦衣玉食日子,人活一世,草木一秋,要是得过几天那样的日子,她这辈子也就算没白活了!

  “娘,还有啊,儿子要是留在这靠山屯,将来就只能娶几个又俗又丑的村姑做媳妇了,可要是出去闯了,一旦闯出名堂,说不定能娶个官家小姐回来伺候您呢?您想想,要是儿子能娶个官家小姐回来,那得多威风啊......

  最后,在沈德贵花言巧语的游说下,刘氏勉强点头同意了!

  沈德贵怕夜长梦多,老娘一同意,就赶紧去找沈若兰敲定此事。

  沈若兰没想到小叔还会有这份儿野心,不过既然他有,她当然乐得成全,这帮驴马烂子亲戚都走了才好呢,省得留在屯子里算计他们。

  虽然教他们这些本事并非她所愿,但是跟让他们留在屯子里比起来,她更愿意教会他们让他们离开这里,省得她看着他们闹心!

  于是,沈若兰跟沈德贵讲好了,由她教他做点心和做水晶冻的法子,做为回报,沈德贵得把老宅送给沈若兰!

  沈德贵和齐来顺的人品都不咋地,沈若兰怕他两个赖账,在教他们手艺的前一天,特意准备了一桌儿酒菜,宴请了里正老爷和镇衙门的雷捕头一起吃饭,顺便让他们当中间人,来鉴证他们的合约有效。

  签订合约后,齐来顺和沈德贵把他们两家各自的房契都给了沈若兰,并表明都学会了手艺就离开靠山屯儿。

  沈若兰巴不得呢,第二天就开始教授他们。

  她教他们做蛋挞、三明治,还教他们做了水晶冻,这几样东西都不难,但是也不简单,沈若兰一连教了他们好几天,俩人才算学会。

  学会后,齐来顺和沈德贵就迫不及待的收拾东西、整理行装,踌躇满志德往南边去了。

  当然,沈秀英和家里的几个孩子以及老太太刘氏也都跟着去了,一下子打发走这么多让沈若兰厌恶的人,沈若兰别提有多高兴了。

  这下子,他们一家人就能在屯子里消消停停的过日子了.....

  随后,沈若兰让瘦丫姐妹几个去收拾整理了齐来顺儿家和老宅的房子,收拾完后,她就把自己先前定做的那些设备都拉了回来,老宅做粉条作坊,齐来顺家做干豆腐坊,家里的两个伙计一个住在粉条作坊,负责粉房子的事宜;一个住在干豆腐作坊里,负责干豆腐坊的事宜,刚刚好。

  *****

  山上的工程已经接近尾声,淳于珟说过,今年就只盖好房子算了,剩下的亭台园林留着来年再弄,沈若兰就耐心的等着。

  这期间,经过她回想前世和多次实践操作,终于做出了合格的粉条子和干豆腐。等淳于珟的宅子那边儿彻底完工了,她这边儿的粉房子和干豆腐作坊也可以开始了。

  屯里人听闻沈若兰要开作坊,还要雇人,都争着抢着来沈若兰家报名,唯恐来晚了赶不上。

  沈若兰一边儿挑选合适的人,一边放出话去,只要大伙儿都能好好干,不管来多少人她都雇了,等将来作坊做大做强了,就是全屯子的人都来她这儿干活儿也还不够用呢!

  这番话,就如同佛语伦音一般,瞬间让靠山屯儿村民们都心花怒放,喜不自胜。

  总雇着大伙儿是个什么概念啊?就意味着大家常年都有事儿做、有钱赚,从此以后,谁家都不会挨饿了啊!

  这个好消息一经传出,靠山屯儿的村民们都以手加额,乐得跟过了年似的,别的村里的人听后自是羡慕不已,也都盼着沈家的作坊能快点儿做大做强,他们也好能有活儿干。

  作坊刚开起来,沈若兰做为老板和技术骨干,首先要做的不是成产出多少产品,而是要先教会他们怎么做粉条,怎样做干豆腐。

  其实,做粉条很简单,就是先选无青头,大小适中的土豆进行清洗,洗净后将土豆及时粉碎,边打边加水,打得越细越好,当盆里的水全部澄清后,取出表层油粉后,把下层淀粉取出吊成粉砣,放在太阳底下曝晒。当粉砣内水分蒸发一半时,把粉砣切成若干份曝晒。最好是放在背风向阳的地方,以防灰尘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