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中未定_作者:时久(81)

2018-07-22 时久

  何岚氲先行走进展厅,厅内光线布置昏暗,展品也很少,只有很简单的鲜卑文铭牌,没有其他文字的介绍注释。她草草转了一圈,以她浅薄的历史常识和梦中见闻,就能确定其中不少都是赝品,真品也没有太大价值。

  她从左边出口出来,想继续到后面去看看,绕过屋角发现居然没有门了,整个博物馆就这一进院子。

  以前听穆伯母说过,国内有不少这样的旅游骗局,玩文字游戏冒充名胜古迹,没想到这里居然也有。看来鲜国人民的思想并不古板,还挺会耍小聪明。

  鲜卑人原本没有文字,南下后仿照汉字创立,和古汉语一样从右往左书写。所以门口的那块牌匾,应该读作“西门国家博物馆”,才是这家山寨馆的大名吧?

  何岚氲正想走,忽然听到展厅内导游用夸张而又神秘的语气说:“这件就是本馆的镇馆之宝了。”

  她从门口往内看去,只见大厅中央原本盖着黑布、她以为是桌子的展柜掀开了,玻璃罩里头摆着一个黑黢黢的大匣子,形状有点像放大版的骨灰盒。金属匣身表面锈蚀斑驳,似乎还印有铭文。

  她皱了皱眉,又回到展厅,站在人群末尾。

  导游伸手拦住想凑近看的游客:“哎哎往后站往后站别靠近,这个东西邪气重,很不吉利,不要碰,也不要拍照。”

  游客问:“真的是棺材?”

  “比棺材还要邪。”导游的语气更像一名说书人,“这个东西呢,鲜卑话里叫‘塔布特’,翻译过来意思是‘锁魂棺’。”

  游客们非常配合地“wow”了一声。

  可惜何岚氲恰恰知道“塔布特”的含义。这是一个古鲜卑语里的组合词,“布特”的意思是盒子、匣子,“塔”是一个前缀词根,泛指除了银以外的银白色金属,当时主要是铅和锡。所以“塔布特”就是银色金属盒子,没有那么玄乎的意义。

  但是眼前这个大黑匣子并不是银色的,应该是含铅锡的青铜合金铸成。

  导游继续说书:“这是鲜卑萨满教的秘术,趁活人未死之前,用金属浇铸起来,把人封在里面活埋,外部印上咒语,这个人的灵魂就会被禁锢在棺材里,永不超生。其实是一种非常阴毒的咒术,保存完好的‘塔布特’也非常少见,今天大家运气好才碰到这件展品开放的。”

  游客又问:“所以这里面现在还有个尸体吗?”

  “当然了。”

  游客们早就对各种秘闻见怪不怪了,并不害怕,反而提出质疑:“好像短了一点吧,不是说古时候鲜卑人身材比现在还要高大吗?”匣子虽然体积不小,但长度只有一米八左右,寻常人恐怕也只能斜躺进去。

  导游说:“这只‘塔布特’其实算非常小的,是婴儿款。你想,要熔铸金属,温度得多高,里边的人还不早就烫死了。所以人和外壳之间要填充隔热材料,还要留出空隙让人呼吸,以保证在凝固成一个完整的密闭容器之前,人不能死,否则灵魂就会散逸出去,达不到封印的效果。为了打凝固和人闷死的时间差,还会事先喂下迷药,让呼吸变得很微弱。”

  质疑的游客想不出话反驳,讥讽道:“这么说古人搞封建迷信,还挺讲究技术的嚯?有这本事干点什么不好,也不至于现在这么落后了!”

  从头到尾居然就属这句话最有道理。

  何岚氲心有戚戚,没有再听下去,转身出门离开。

  她在附近逛了一下午,自己找到了国博大门,但是博物馆要提前预约才能进去参观,今天闭馆不对外开放。

  博物馆门口警戒很严,院内有配枪特警站岗,通往地下室的楼梯拉起警戒线禁止通行,院外则有一些人来回巡逻,像是便|衣。

  这个国家给人印象就是如此,她没有多想,调头回去。

  回到招待所已经六点半了,超过她在门卫登记的外出时间半小时,门卫非要拦住她盘问,语言又不通,比划了半天都没说清楚。

  何岚氲从来没有受过这种待遇,严苛的盘查控制也让她很不适应。她差点就要发飙说去找个英文流利的来,背后忽然有人把手放在她肩上。

  她回过头,看到岳凌霆提着一只公文包,刚从招待所里出来。

  “你去哪里了?下午去你房间发现人不在,也不能手机联系,再不回来我要派人出去找你了。”他的手留在她肩头,没有挪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