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为兄_作者:慕容红苓(91)

2018-07-19 慕容红苓

  这一下子俩闺女都不用自己操心了,他哪儿能不高兴?

  所以还没到发压岁钱的时候呢,宁爸爸一块,两块地零钱没少给几个孩子塞,让他们买点儿吃的,玩儿的,就这么几天,也花不了几个钱,看着孩子们的小脸儿上满是欢喜,宁爸爸自己也高兴。

  既然儿子高兴,宁奶奶也不多嘴,宁妈妈除了跟两个闺女掏口袋要钱之外,也不敢管丈夫都行为。

  不过可惜的是,宁秀的钱一般都会交给哥哥收着,至于宁千金么,她还懵懂,既然妈妈这么说了,她就听了妈妈的话,给了她。

  宁妈妈看着自己这些天从小闺女这儿搜罗来的近二十块钱,想想丈夫给自己的那五十块,这心里还真是各种不痛快。

  虽然给她的也是私房钱,不跟家里的生活费搅合在一起的,可是宁妈妈还是觉得心里不痛快。

  既然小闺女都能给这么多,那么老大和老二的口袋里就只多不少,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咋能不让宁妈妈心里跟猫挠的一样难受?

  宁妈妈的不高兴随着一对局促的夫妇的到来达到了巅峰!

  “好孙子,这是你大姑和大姑父!”

  宁一诺当然认识这两个人,不过是有些诧异为啥他们现在,此刻会出现在宁家!

  今天可是年三十儿了,哪儿有人会在亲戚家过三十的?况且还是出嫁的闺女。

  不过看着这对儿夫妻,寒酸又怯懦的样子,宁一诺倒是能猜出来他们为啥会在这儿了。

  不过这不管自己的事情,反正有长辈料理,他就扮了乖巧,装作是啥都不懂的小孩儿,问了好。

  “这是一诺?和哥哥小时候一模一样,这性子也像,都是老成的。”

  宁大姑看着侄儿有些激动,对着宁奶奶说道。

  “嗯,我大孙子比你哥哥小时候可强多了,他念书可好了,是班里的第一名,你瞧瞧这贴的到处的奖状,可都是我大孙子的!”

  宁奶奶说起大孙子来完全可以用滔滔不绝来形容,宁大姑夫妻俩陪着笑脸听了。

  宁大姑嫁的早,都说“养牛存肥,养女济困”,宁大姑就是这种典型。

  那年在天灾人祸地集中在了一起,宁爷爷过世,粮食减产薄收,一大家子眼看着就要饿死了。宁爸爸这个唯一宁家有出息的去修水库了,半年甭指望他能回来了。

  再说就算是回来了也指望不上,除了家里多添了一张嘴之外,还能有啥办法?

  宁奶奶看着十三的大闺女,心里头生出了些许的心思来。

  闺女一般都比儿子懂事儿,这跟宁奶奶这个当妈的言传身教有关,也跟大环境的影响有关。

  虽然也心疼闺女,可总不能让一大家子人饿死吧?葬了宁爷爷之后,家里是真的穷的要揭不开锅了。

  每顿都是菜汤,苜蓿,苦苦菜,蕨菜,红薯叶,但凡是能吃的,毒不死人的,都会出现在宁家的饭桌上。

  即便是菜汤,即便是吃的宁家人一脸的菜色,脸上隐隐地也开始发绿了,可就算是这样的菜汤,也是填不饱肚子的,宁奶奶看着成天躺在炕上的小闺女和小儿子,做出了决定。

  宁爷爷的百日热孝满了之后,她就托人给宁大姑说了一门亲事,当然不是这么快就出嫁,不过是先定亲,然后婆家给了彩礼再说。

  恰恰就是这个时候,后山的王家正好给他们的大儿子找媳妇儿,宁大姑这个彩礼要的不多的就成了最好的人选。

  王家的大儿子是前头大婆留下的,可现在王家当家的是小老婆,她能待见老大才怪呢。

  偏偏王家的当家的是个耙耳朵,怕老婆的要死,这小老婆在家就是个说一不二的,大家都说她是母老虎,王家的大儿子也被磋磨地没了脾性,就知道在家里当牛做马,是个老实木讷的。

  宁奶奶本来不大同意这门亲事的,不过谁让王家给的彩礼多呢?

  一百八的彩礼完全够宁家度过这个坎儿了,在一家人的生存面前,大闺女的一辈子就有些微不足道了,最起码她不会饿死,王家的条件比起自家来是好很多了。

  宁家靠着宁大姑的这一百八十块钱的彩礼度过了那段儿最艰难的时光,日子慢慢地好过起来了。

  宁爸爸也因为修水库表现好提拔到了县城,成了公家人,吃上了商品粮,日子也是越来越好了,唯独让宁奶奶遗憾的就是宁大姑这事儿。

  可问题是宁大姑已经嫁出去了,成为了别人家的媳妇儿,这日子过的再怎么艰难,娘家人也不好撑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