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一走,大家也都纷纷告辞,皇宫的月亮又不比家里的圆。子桑玄霖马上跑过去跟安凌雁套起近乎来,是何居心大家都心知肚明。
宁王妃和宁王是想早点回去的,隐月也想跟着走。看隐月起身,子桑玉谦拖着子桑玄赫过来,说是一起走。
方慕晓挽着周天煜离开,经过隐月身边的时候,周天煜心中涌起各种情愫,又如千鲠在喉,终是未说一言,月色中落寞的走了。
宁王和王妃走在前面,隐月、子桑玄赫和玉谦走在后面。玉谦又刻意和他俩保持距离,就变成隐月和子桑玄赫俩人了。
隐月和子桑玄赫缓缓地走着,许久都没有开口。子桑玄赫自己知道,当初听到隐月与冷无涯订婚,自己是多么的心如死灰,逃跑似的离开了尉临,隔着千山万水,得知隐月与冷无涯婚约突然解除了,星月兼程地赶回尉临。来了尉临又放不下架子去找她,这次中秋宴,得知隐月也会出现,便急急地干来了。
所有的这一切,只在宫门口快与隐月分别的时候,子桑玄赫轻轻地问道:“你过得好吗?”
隐月不敢看他,有点答非所问地回答:“王爷王妃待我很好。”
☆、第四十七章 天降不测
自中秋夜,子桑玄赫拒了皇上的指婚之后。朝堂上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原来朝中支持太子的,支持睿王的不相伯仲。好些原来支持睿王的,都觉得睿王太不识抬举了。特别是安丞相,原来一直明哲保身,在这件事上一直保持中立。
近来,居然连安丞相也开始替太子说话了。大臣们知道安贵妃和皇后素来不和,这会子连安丞相都这么向着皇后,莫非这大局要变。
皇帝心里是向着子桑玄赫的,奈何朝中各路势力都纷纷占向皇后太子这边,皇帝明显感觉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桑乾的几股大势力,一是皇后的娘家褚太尉家族,当年皇帝能登上这个龙座,皇后的娘家就功不可没,太尉可以说是全国军政的首脑,桑乾全国的兵马分布他都知道得一清二楚;二是周天煜周国公一家,现在算上方慕晓方尚书一家,实力也不容小觑;三是这安丞相,皇帝一直宠着安贵妃,也是想平衡安家和褚家的势力,安丞相的两个儿子都是带兵的好手,分别位列两州刺史;四是子桑玄赫,这些年明里暗里皇帝补贴了他不少,暗中也培养了不少的人手,上次带去赤邱打仗的三万将士,皇帝也将统领的职权直接交与了他;最后就是宁王,皇帝最信任他,三千御林军的兵权交在他手里。
一日皇帝叫宁王进宫长谈,皇帝对朝野的掌控已经大不如前,皇帝甚至担心太子会等不及他死,就谋朝串位。
皇帝与宁王一直长谈到深夜,宁王妃萧沁仪一直心神不宁,从早上等到晚上,又从晚上等到早上,宁王还是没有回来。
天蒙蒙亮,宁王妃心下着急,派子桑玉谦差人去打听,看是否是皇帝留宁王过夜了。宫里回话,宁王前半夜就走了。
皇帝得知宁王一夜未归,也很心焦。派了大量人马前去搜寻,很快在城门外的小树林里,找到了昨夜跟随宁王的那一列卫兵,全都成了冰冷的尸体。
子桑玉谦与隐月都已经有了不详的预感,瞒着不让萧沁仪知道。全城出动去搜寻宁王的下落。很快在玉带山边上的一座小草屋,找到了宁王的尸体——而且经过了一夜的严刑拷打,伤痕满满,尸体触目惊心。
宁王子桑龙翔是多么意气风发的一个人,当年征战四方战功赫赫,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如今死在如此一个破败的草屋,看尸体满目苍夷,可想而知死前是受尽了屈辱。
子桑玉谦几乎要崩溃了,从前闯什么祸都是有父亲挡着,如今父亲就这么走了,让自己怎么办,尤其是让母亲怎么办。
隐月眼含泪水,扶着子桑玉谦:“玉谦,你一定要挺着。宁王府上下都指着你,尉临城内外都看着你,还有王妃,你一定不能倒下。越是这个时候,你越是要坚强,父王的仇我们一起报!”
子桑玉谦已经泪流满面,若不是有隐月扶着,怕是会跪倒在地上。子桑玉谦看着隐月,虽然隐月眼里噙着泪水,但是目光却异常坚定。隐月有条不紊地指挥着在场的人,首先将宁王从绑着的绳子上解下来,覆上白布,不让宁王的遗体受辱。接着又命人看管好草屋的一切,不能破坏任何有用的线索。
皇帝子桑龙翔得知此事,泪不自禁,喃喃自语:“是朕害了你,若不是朕找你来……是朕害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