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你乖乖的_作者:半色楠木(51)

  袁芃芃现在唯一能做的事, 就是窝在家里面, 研究她从废品回收站淘来的宝贝。

  由于不懂的太多, 她索性就从头补起,天天拿着同样是从废品回收捡来的书狂啃。

  就算不用高考,也还是要背书,伤心!

  就这么不咸不淡地过了几天,袁芃芃家里迎来了几位特殊的客人。

  刘靖宇这几天一直过得恍恍惚惚的,各种事情接连发生,让他应接不暇:先是他爸因为殴打国家公务人员被罢职;然后是他妈听说了这事之后,又伤心又绝望,最终还是撒手人寰;最后,他爸就被打成了“坏分子”,被下放到农村了。

  徐叔叔尽力奔走、四处活动,最终只为他爸争取到了下放的地点。就在本地,小袁庄。

  徐向军最近可谓是忙上忙下,为刘峰的事情愁白了头。他媳妇并不支持他这么不遗余力地帮刘家,就算是刘峰对他有大恩也不行。

  徐向军脑海里又想起妻子的话来:“我不管!就是人家说我忘恩负义,我也不能让你去管这事!”

  谁的媳妇谁知道,徐向军也没怪她,这事放在大多数人身上,可能都不会管。毕竟,在这个特殊的年代,公安算什么?法律算什么?红卫兵才是王法!

  老领导说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可不是嘛!那些资本家、坏分子想破坏共产主义,想破坏大家的好日子,那咱们就得跟他们斗哇。

  但是、但是刘大哥是好同志啊!嫂子是有点小资思想不假,可跟刘大哥没关系啊!红卫兵来抄刘大哥的家,一点道理都没有嘛。

  “老徐,我知道。你以前是军人,重兄弟之间的感情,你看看以前,你帮你战友的遗孤,我说什么了吗?刘家这事咱真不能掺和,不是我不敢,是真不能啊!你想想,你要是因为这事,出了什么意外,我和强子怎么办?感情刘峰是你兄弟,我不是你媳妇,强子不是你儿子!”

  徐向军又想起自己媳妇那语重心长的一番话来,在心里默默地叹了一口气:自己还是没听媳妇的话,回了家,估计还有得闹呢。

  刘峰注意到了他的反常,实在是不愿意再给自己的友人添麻烦了:“老徐,你回去吧。你已经帮了我够多的了,剩下的这点路,我跟靖宇能自己走,放心吧。”

  徐向军回了神,装作一副开朗的样子:“没事儿,这都快到地方了,也不差这一点路。我把你们爷俩送到地方,再交代交代,才能放心啊。”

  刘峰看着这一段时间跟着他忙上忙下、累死累活打点的徐向军,眼眶有些发红,心里明白,有些人,谢谢不必说出口。

  “好兄弟!”

  徐向军也不由得情不自禁地搭上了他的肩膀:“刘哥,说这些就见外了。”

  刘靖宇跟在一边,默默无言。

  一行三人来到指定的地方,小袁庄的大队长早就在地方等着了。

  听说上面又拨了一个需要劳改的坏分子,小袁庄的大队长心里其实是不怎么愿意的,但听说陈屯什么的都是去了两个知青,也就不觉得有什么难以接受的了。

  知青和坏分子,虽然干农活都是相当地不行,但还是有不小的区别的。

  知青嘛,是主动投身于农村建设,是进步青年,干活干得不好,是情有可原的。所以就算他们拖累了大伙,也不太好说什么,只能给他们换一个更加简单的活计。

  而且有的知青事儿特别多,又是嫌房子不行,又是嫌伙食不好,跟村子里的人没少闹矛盾。

  坏分子,那就不需要有什么顾及了,什么脏的、苦的、累的活儿,扔给他们就对了,反正他们都是无产阶级的敌人。老领导说了,对待敌人,那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绝对不能留情。

  当初抗日战争,就是靠着这样的精神,我们才能坚持不懈地和小日本作斗争、和地主老财作斗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的。

  他远远地看见三个人走过来,两大一小,两个男人带着个半大小子。袁大队长使劲地眯了眯眼睛:不对啊,什么说是两个人啊。

  近了才看见人脸,袁大队长吓了一跳:这、这不是小飞的那个战友嘛,公安局的那个很厉害的男的!怎么给弄成坏分子了

  徐向军对袁大队长也还有点印象,他带着刘家父子来到他面前,露出了一个很客气的笑容:“老同志,咱又见面了。”

  这话说的很是有水平,袁大队长能当上大队长,自然也不是个蠢笨的。他听明白了:这人的政治问题还比较轻,只是脾气不好,让人给坑了。多费心,那就是多照顾着,别给派太累的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