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回眸顾长安_作者:闲庭饮茶(13)

  至此,如玉公子之名响彻四国,有人称其容貌才华皆堪当天下第一公子。

  “对了,张兄可有意前去临渊阁一试?”李子乾仰头喝下一杯酒,涨红了脸。问他。

  “想,怎么不想?”张志宏摇头叹气,“只是,你也知道临渊阁有多难进,实在是没有信心。”

  李子乾拍了拍对方的肩,“总要去试试。”

  他又灌下一杯酒,想起今日所见如玉公子风貌,摇头晃脑,似有些醉了,喃喃道,“否则怎么甘心。”

  现如今说到如玉公子,就不得不提临渊阁,差不多在去年初冬第一场雪时,京都最繁华的街道上悄然多了一栋精致楼阁,上书“临渊阁”,落款子玉,人人皆知“子玉”乃是先帝赐给如玉公子的字。

  临渊阁招收能人才子,凡得到认同者,珍藏古籍、失传技艺、名人真迹……应有尽有,皆可观之。

  而且,世人皆知如玉公子受镇国长公主重用,有传言,临渊阁就是长公主命如玉公子建的,也就是说,若入了临渊阁,就等于入了长公主的眼!如此以来,临渊阁人人皆想进入,可惜,临渊阁门槛极高,现如今也不过寥寥二三十人,每月他们聚会所做诗篇广为流传,临渊阁名声更为响亮。

  春闱将至,各地考生纷纷聚集京都,临渊阁前人潮拥挤,人人都想一观这半年来声名鹊起的阁楼是何模样。

  “诸位,”一宽袍书生从里面走了出来,他抱拳向着人群,“诸位还请安静,临渊阁非吵闹之地,”

  人群渐渐安静了下来,有人走出问道,“敢问这位兄台如何称呼?我等皆想入内一观,不知该如何?”

  “兄台莫急,”那宽袍书生笑起来双眼微弯,更像个商人,而非书生。

  临渊阁对面一家茶楼,顾长安掩面,痛心疾首,“丢人啊,怎么让这家伙出来了?”回头那群酸儒又该上折子了。

  杨子玉浅笑,将手中茶盏轻轻放下,温声道,“韩霖最擅长处理这些。”

  “唉。”顾长安无言。却如他所言,韩林霖最为擅长处理这些对外事宜。

  “在下韩林。”那厢韩霖自报家门,高声道,“今日诸位人数太多,诸位需对上一联方可入内,取得考核资格。”

  有人皱眉不满,“以往可没有这规矩?”

  韩霖微微一笑,不动声色,“诸位还请见谅,诸位都是各地才子,想来不过一个对联,诸位还不放在眼里。”

  “韩兄请言,我等仰慕临渊阁久以。”有人立马催促他。

  韩霖一挥手,身后有小厮手捧卷轴走上来,徐徐展开:

  “烟锁池塘柳。”

  极简又极难。

  第6章 摄政公主(六)

  “子玉,你觉得这一批学子水平如何?”临渊阁内,顾长安懒懒得靠在椅子上,捧着茶杯轻轻吹了吹,浅浅的抿了一口。“可有能入你眼的?”

  斜前方书桌前,白衣青年微微低头认真的翻阅手中书稿,侧脸温润如玉,听到她的问话,从一旁抽出一沓纸张来。

  “殿下不妨也来看看,这些是微臣觉得不错的,不过还需要进一步考察。”

  顾长安拿起来感受了下厚度,冲他扬了扬眉,有些惊奇:“看来这一批学子质量挺高。”

  “自然,各地考生都已赶到京都,这些人,都是各地翘楚。”杨子玉温声解释道,他的目光始终追随着眼前少年打扮的少女。

  新帝初登大宝,广开恩科,正是用人之际,有才之士自然蜂拥而至。何况民间传闻掌权者镇国长公主求贤如渴,礼贤下士。

  昔日的少女已经及笄,稚嫩的眉眼长开许多,一袭青衫,清雅绝伦。若不是身份尊贵且又身在孝期,只怕身边会追求者无数。即便如此,长公主美貌无双、如姑射仙子的传闻还是在京都流传开来。

  长公主守父孝三年,一来本朝以仁孝治国,可减轻天下读书人对她掌权的排斥,二来也为逃避婚事,等孝期结束也该无人能左右她了。

  “子玉,这些人的身份可都查清楚了?”少女清冷悦耳的声音传来,他才发现自己的失态,若无其事的将目光移开,“自然。”

  顾长安左手食指轻扣桌面,杨子玉目光一凝,她每每思考问题有些为难时就会如此。

  她沉吟片刻,将其中一张递给他,“你可还记得那个叫张康的小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