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回眸顾长安_作者:闲庭饮茶(182)

  听到这里,顾长安抬起头来,看着对面的程静姝,淡淡说了一句,“此次记尔程氏一功。”

  程静姝大喜,脸上不禁露出两抹红晕,“谢过九娘子。”有顾长安这句话,程氏至少可以不惧此次大乱,若能把握住机会,说不得可以再进一步。

  顾长安微微颔首,洪涝是突然事件,旱灾却是程氏意外发现的,程静姝知道后,心中一动,与族老商议,配合顾氏将消息放了出去。

  又在民间派人引导谣言,夏昭品行不正,帝位不得天地承认。

  再之后,趁着朝堂之上官员互相扯皮的时候,传信各大世族救灾,梳理洪水,发放粮食,收留灾民。

  相比朝廷的无所作为,舆论自然偏向世家,世家清高横行霸道等等被夏昭破坏的名声自然就被扳回来了。

  早在以前,朝廷就有意无意的败坏世家的名声,世家不屑与其计较,加上世家与普通百姓关系遥远,百姓对世家一向敬而远之。

  如今这一来,世家在百姓心中名声即佳,相比较而言,朝廷的名声就坏了。

  不过顾长安觉得这好名声世家接的一点都不亏心,洪涝刚开始时,顾氏就聚集了各世族的族老贤者,不眠不休对着探子发了的密报讨论了两天两夜,定下了救灾之策。

  当然他们也没安好心,朝廷那边被拖住了,消息延后,等那位知道时,天下早已传遍。

  “不知道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程静姝试探的问了一句,程氏不是什么大族,当初为避免兄弟阅墙,顾族长为小儿子定下的姻亲并不得力,只是刚能看得过去而已。

  顾长安浅浅一笑,托着茶盏,轻轻吐出一个字,“等――”

  等?

  等什么呢?

  不过几日程静姝就懂了,她捏着侍女送来的朝廷文书,直想要畅快大笑。

  真是找死,敢对他们世家下手,如今终于得到了报应。

  无他,这是一封皇帝颁布的“罪己诏”。

  “朕以幼冲,奉承洪业,不能宣流风化,而感逆阴阳,至令百姓饥荒,灾害不止,咎在朕助不逮。”

  想要以退为进吗?程静姝连连冷笑,想都不要想!只要有他们世家在,皇帝陛下还是一退到底的好!

  说来也是夏昭不仁在先,第一次出手就惹恼了世家,触碰到了底线。

  既然这个皇帝不行,世家们不介意换一个人坐。

  若非齐氏站在夏昭那边,其实现在龙椅上只怕已经换了人。

  夏昭到底也有几分本事,他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的确在民间挽回一部分名声,可惜有以顾氏秦氏等为首的世家一直在背后扯他的后腿。

  夏昭这次没有在早朝上再讨论这件事,直接连下三道旨意,减免受灾地区百姓三年赋税,派遣钦差大臣帮助重建灾区,最后还嘉奖了赈灾的众世家。

  这最后一旨意可是再次惹恼了众世家,顾长安等人直接拂袖而去,留下传旨的太监欲哭无泪,好饭好菜招待了他,只是没有一个人见他,圣旨没人接,传旨太监连走都不敢走。

  这还是顾氏的涵养好,武将之家的秦氏连门都没让传旨太监进,再嚷嚷,就有暴脾气的秦氏子弟出来把他扔了出去。

  那些小族,别说让传旨太监进城了,在城外就让人套了麻袋。

  顾氏,顾长安神情冷漠,招来红豆,让她传了一道命令下去。

  京都有一制衣阁,是百年的老字号了,贵妇人们都喜欢在这里定做衣服。

  这一日夜晚,制衣阁灯火通明,绣娘连夜加班,将能赶制出来的订单赶制出来,小厮进进出出,将赶制出来的成衣送至各府。

  承恩侯是当今皇帝的母族,角门来了位客人。

  守门人听闻来人所言,皱着眉头进去禀报,承恩候夫人正准备歇息,她取下一只耳环,挑眉问道,“制衣阁的人?”

  “正是。”外间有人恭敬应道。

  “为什么这个时候来?”承恩候夫人皱眉问道,这都什么时候了,制衣阁什么时候这么不懂规矩了。

  “那人说制衣阁主家那边传来命令,制衣阁将要停业一段时间,因此将几位熟客的订单提前结了。”

  “关闭?”承恩候夫人手一顿,“可有说关到什么时候?”毕竟制衣阁算是京都手艺最好的了,连宫里的绣娘都没法比,听说背后也是某个世家。

  “未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