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在这突然的触碰中,慢慢睁开了双眼。
皇上见是太后坐在床边,喊了一声:“皇额娘!”
太后叹了口气,说道:“皇上,哀家没有想到,你会如此不知爱惜身体!”
皇上方才转醒,身体虚弱,又唤了一声“皇额娘”,想继续说下去,却被太后打断。
太后道:“皇上,你虽不是哀家亲生,但哀家一直视你为骨肉,你此番如此不爱惜身体,便为的是哀家执意要你纳成贵人之事生哀家的气了罢!”
皇上说道:“皇额娘,儿子这几日是有些放纵了。但是并非是生额娘的气,也与旁人无关。祖宗基业都在朕的身上,朕无才无德,常常觉得难堪大任。但是那么多眼睛盯着朕,朕必须每天打起精神,逼迫自己做个好皇帝。可是朕也是血肉之躯,朕也会累,也会精力不济……”
太后又一次打断他,说道:“皇上,万万不可有如此自轻之语!皇上是天子,不是肉眼凡胎。若是被别人知道你力有不逮,便会趁虚而入了!哀家的确希望你能宠爱全贵妃、成贵人,但是,若你实在不喜欢她们,那就算了罢!哀家不会再逼你娶钮钴禄氏的女子为嫔妃,你喜欢谁就抬举谁。只是一条,万不可再拿龙体安泰与哀家置气。”
皇上动容不已,说道:“皇额娘的苦心朕明白,钮钴禄氏的女子出身大族,有世家风范。朕并不是不喜欢她们。孝穆皇后自幼与朕结发,与朕患难与共,是朕最敬爱的妻子。即使璇仪再好,也远不如她在朕心中的地位。贵妃与祥妃为朕生下公主,朕也一样疼爱。只不过,正如皇额娘所忧虑的,朕不愿再被迫宠爱她们。如果皇额娘真的不会再逼朕娶钮钴禄氏的女子,朕答应皇额娘会好好对待她们。”
太后握着皇上的手,慈爱地说道:“你额娘孝淑睿皇后去的早,哀家替她身居母职,诸事不易。试问这普天下哪位母亲不是将她所认为的最好的都一并给自己的儿子?哀家选中她们来伺候你,原本也是觉得她们好,能与你贴心。只是难免有时没有顾全你自己的心意了。”
皇上道:“儿子明白皇额娘的苦心。”
太后道:“话说多了难免劳累,这几日便听太医的嘱托,好生休养吧。依哀家看,那彤嫔实在不是一个稳妥的人,哀家已经降她为答应,遣人送她回宫了。”
皇上自知此番是自己所做太过火,已是悔之不迭,因此说道:“皇额娘训诫的是,儿子知错了。”
太后正欲起身,说道:“哀家先行回宫了,皇上歇着罢。”
皇上道:“不知成贵人可有陪皇额娘前来?不如留下侍疾吧。”
太后道:“成贵人年轻不懂事,不如让贵妃侍疾吧。”
皇上道:“贵妃与祥妃虽然妥当,但是有公主要抚育,不便侍疾。皇额娘调教的人不会错,就留成贵人在这儿吧。”
太后心中窃喜,嘱托了成贵人几句,放心地回去歇息了。
第四十七回 祸起萧墙添离乱 同室操戈多愧悔
夏尽秋来,转眼间皇上盘桓于圆明园养病已是一月有余。
成贵人受了太后的嘱托,还算听话,并不急着侍寝,每日只是仔细照顾皇上起居。
皇上病好之后赐她居住在碧桐书院,离九洲清晏极近。但却因皇上专心政务而迟迟未有侍寝。
皇上病重期间,全贵妃常常带着四公主前来探病。这四公主自出生就很得皇上喜欢,有机会可以如此承欢膝下,皇上圣心也安慰了许多。
因着皇后与大部分的嫔妃都留在了紫禁城,皇上决定准备几日之后便回銮。
回銮之前,皇上终于传召了成贵人侍寝。
今年新人入宫之前,皇上就大封六宫。近些日子刚刚晋封了常贵人为常嫔,彤贵人为彤嫔,虽说彤嫔触怒太后被降了位,但是这一年来晋封仍显太多。
因此并未晋封成贵人的位份,成贵人私底下却是稍有些怨言。
一日,全贵妃着人将成贵人请到了西峰秀色。
成贵人刚一进殿便听见全贵妃说道:“妹妹已承皇恩,身份大不相同,本宫只盼着姐妹们能聚上一聚,不想左等不来,右等也不来,只能遣人去请了,可算把妹妹给盼到了!”
成贵人心中惶恐,连忙施礼,说道:“久未来给贵妃娘娘请安,是臣妾的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