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君歌_作者:兰芝(126)

2018-07-17 兰芝

  一时间,周如水的耳根嗖的一下就红了。她呆呆地望着王玉溪,直是过了一会,才匆忙自他怀中退出,忙是回首往夙英看去。但见炯七已将夙英救回了桥头,周如水才悄悄地舒出了一口气,整了整衣裙,低低地,脆生生地朝王玉溪唤了一声:“三郎。”

  她轻轻地唤着他,声若翠鸟,动人至极。

  却,王玉溪只是晦暗难辨地,轻轻地点了点头,这一眼有些冷漠,有些疏离,叫周如水的心便是咯噔一下。少卿,待她再顺着他的目光朝脚下的断桥望去,便真的是蹙起了眉头了。

  经过方才的震动,原先桥面上还尚只有一步宽的断面现下已裂得三步宽不止了。而这次,漏出的砖石中有新有旧,新砖中更大多都露出了大片的圬土,其中掺杂的杂质更是极其的刺目,偷工减料,已是昭然若揭了。

  一时间,周如水直是叹了一口气,她低低地说道:“若我没有记错,彼时主持修缮的,是庶兄裎。”

  听她一言,王玉溪也自那断桥上收回了目光。继而,他不紧不慢地朝周如水看来。他看着她,如画的眸中忽然就闪过了一抹淡笑,声音平淡无波,口吻甚至还有些温和。却,他低低地嘲讽道:“是呐,你的父兄们,可全不是省油的灯。”

  可不就是如此么?

  三年前,朝廷拨款修缮邺城周边官道时,公子沐笙与公子詹斗得厉害,后头渔翁得利,主事修缮这样的肥差便落在了向来不争不抢,沉迷诗文的庶公子裎身上。但显然,仅凭今日所见,周如水也该明白,她这平日里闷不吭声老实巴交的庶兄裎,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了。

  如此,因王玉溪蜻蜓点水般的一句话,周如水白嫩的小脸腾地便红了。

  她缓缓地垂下了脸,在跟着王玉溪朝桥下走去的过程中。她静静地看着王玉溪俊美飘逸的侧脸,静静的看着王玉溪幽幽广袖间骨节分明的细长五指。她沉默地看着他,脑中,更想着他方才看向她时灼灼如墨的双眸,想着他洞悉而又隐含着冷漠嘲弄的话语。

  忽然之间,她的心中就生出了一股难以诉说的难过与伤怀。她好像变成了一粒尘埃,而他,却依旧是暗夜之中最为璀璨的明月。他可以走向山水,走向广阔的天地,他永远都会是明亮璀璨的月华皎皎。可她,却始终都是被困在尘泥之中,分身乏术,独憔悴的斯人。

  忽然之间,她就不想再去看他了。

  忽然之间,她甚至不愿,不愿在这时这刻见到他了。

  发自内心的,周如水忽然很想逃。

  作者有话要说:  不改个二三十遍都不敢发出来,也是想哭。

  求灌溉液 求上榜

  第70章 恕不从命

  秋光眷顾, 天空的颜色格外的透亮,周如水的心却如翻腾的飞絮,软而凌乱。

  这一路上她都在想,想着如何才能在这风口浪尖将盐改付诸实施。她算遍了所有人,算来算去, 左思右想, 最终还是如兄长一般, 认为朝中最适合再提盐务之事, 又不会被他人猜忌的,只有王玉溪的父亲,右相王端了。

  方才,她还在想她缺一个捷径。可当王玉溪仿佛从天而降一般地出现在她的面前, 当他清楚地嗤笑了她的父兄。面对着他这个捷径, 她却退却了, 想逃了。

  说起右相王端,也是一言难尽。如今世人都只道他是才华横世的琅琊王三王玉溪之父,却再少有人记得, 虎父无犬子,王端亦曾是周国的不二良臣。

  王端少时便博学善文,初入官场就被任为了秘书郎, 辅佐尚是太子的周王于东宫。太祖也曾夸赞王端,“制诰典雅,有儒慕之风。”据传,周王尚是太子时, 与王端感情甚厚,常会相聚一齐,喝酒纵歌。一日酒醉,王端更曾对周王放下豪言道:“端之生死全为殿下,必鞠躬尽瘁,以助殿下安国长久。”

  而即使如今的周王昏沌不堪,周王在掌权初年时,却也是有过远大的抱负的。彼时,周王继位后做的头一件事,便是提拔了王端为相。

  那时的王端更是有傲世的雄心,因周王的器重厚待,他甘愿放弃了琅琊王氏的家主之位,一心全都扑在了朝堂之上。泰康二年,王端提出了“十事要说”,其中就有勿贪边功、广开言路、奖励正直大臣、勿使皇族专权等诸多良策。泰康四年,朝廷又在王端的推动下确立了严格的官吏考核制度,以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管理。

  彼时,论政治清明,百姓安康,周国可居诸国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