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君歌_作者:兰芝(149)

2018-07-17 兰芝

  日光渐盛,听着她旁若无人的嘀咕,王玉溪浅浅地望了眼天色。转眸,他温淡地看向周如水,眸中似荡着深邃无垠的星河,轻轻地问她:“小公主同回么?”他这是在道,他要离开小蓬莱了。

  听了他的话,周如水轻蹙了蹙秀眉,树荫下的光线有些暗,天地间充满了寒气。她微微一颤,疑惑不解地道:“三郎星夜赶来,却是过门不入么?我是因想见母后而不得见,才不得不跪于庵前。如今三郎来都来了,竟也过门不见伏流?”

  闻言,王玉溪的眼中闪过了一抹淡笑,他轻轻地反问她道:“溪本乘兴而来,如今兴尽而返,有何不妥?”说着,他泛着温润波光的双眸浅浅一扬,又是温声地问周如水道:“小公主同回么?”

  彼时,青竹翠叶互为掩映,料峭的微风悠然拂过静谧的山林。因他清润瓷实的声音,周如水微愣了愣,稍余,才嫣然一笑,明媚娇侬地说道:“然,天骄愿与三郎同归。”

  作者有话要说:  又忙又累 没什么精力

  第81章 恕不从命

  清风徐徐, 晨光正好。

  王玉溪携着周如水顺着山路蜿蜒而下,行至岸边,便见一扁小舟在水中轻轻荡漾。舟排之上还立着两个人,一是周如水上回便在竹苑见过的,皮肤白皙, 尖脸长须的中年文士冯公。另有一黑衣冷面的少年, 神色肃穆, 腰间挂着把弯月长钩。只一眼, 周如水便知那是与她在南城门前,曾有过一面之缘的王府家军领队长恭桓。

  曾几何时,太子洛鹤曾与周如水提及世间兵器,其中便讲过弯月钩。弯月钩, 又称“推镶”或“钩引”, 是护手钩中至尖者。战场上, 弯月钩的钩部能钩挂住敌人的兵器使其无法施展,又能钩住敌人的衣裳或**使其难以动作。更因护手钩上的月牙有尖带刃,那巨大的杀伤力甚至能使敌人皮骨俱损, 一朝毙命。然而,凡事有利必有弊。正因弯月钩阴损毒辣,所以, 使用弯月钩时也极易自伤。战场上,就有过许多使用弯月钩不当,而偷鸡不成蚀把米的例子。譬如,昔日夏国的第一战将澎酚, 便是一着不慎,死在自己的弯月钩之下的。

  而如今,诸国武人之中,唯有琅琊王府门下的恭桓能将可攻可防的弯月钩使得出神入化。然而,昔日她听旁人提及恭桓时,都道他很是冷傲骁勇。但她两次见他,或许是因王玉溪在侧,恭桓次次都垂首低目,显然是敛了气息,安静得连呼吸都几不可闻。如此,又何来冷傲骁勇之说?

  不多时,舟排轻启,水波随之荡漾开来,周如水立在舟头微微偏头,抬眼,便直截对上了水光山色之中,王玉溪白皙俊俏的侧脸。

  彼时,少年明澈高远的双眸正淡淡望着脚下翻动的逐波,他秀洁的眉目更如是春光,温柔地在秋风中微微摇曳。静静地看着王玉溪那如画的侧脸,周如水难免便沉醉了进去。不期然间,就想起了一个极是遥远的故事。

  传闻,昔日齐君孟皙泛舟河中,打桨的郑女爱慕他,就用郑语唱了一首极是柔美的小调。齐君闻后,始觉新奇,遂请仆从用齐语译出。待他明白了郑女的爱慕之情后,竟是微笑着将那郑女带了回去。其后,那首靡靡之音便被唤作《郑人歌》传遍了大江南北。同样,也传进了足不出宫的周如水的耳中。

  妾有心来,郎有意。可不是叫谁都艳羡,神往的么?

  想着,周如水心下微叹,不禁便抬眼瞟了一眼王玉溪。白晃晃的阳光下,她嫣然一笑,眼中划过了一丝狡黠。未几,便轻轻地,软而糯地启唇唱道:“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公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累月不见,她原以为她与他再难相见了,她更以为他与她会从此陌路。却不想此时此刻,她却还能与他相携同舟。

  他对她耳语,“岂知千丽句,不敌一谗言。”一语,便道破了她的心思。诚然,她来这一趟,其实是明白自个会见不着母后的。她喊的那些话,一是在逼母亲回宫,二也是在传给庵中的比丘尼与香客们听。人多嘴碎,她便是等着这些话一传十十传百,等着谢氏在众口铄金之中乱了阵脚。

  但她不知道,她会等来他。她也不想问他,他到底默默地看了她多久。她只是在想,她或许真的要争一争了,不论为国,还是为己,她都想要成为在他身侧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