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如水因他的动作一怔,直是醉在了他温热的眼波里,她的眸中洇着霞光,捶了捶他的胸膛,便扭身躲入了车中。
待二人入了叶县,已是月上柳梢头。
主街上,排排整齐的灯火如是天边星辰,缀亮了无边的夜。
二人寻了处江边的酒楼歇脚,车骑雍容,衣履风流,方下得车来,便被敬为贵客。
待一入座,窗外草青柳绿,河水粼粼。
时而有风,王玉溪便取了件月白披风轻轻搭在了周如水肩头,他自然而然地为她系上了绳结,再见她鼓鼓的腮帮,抬手就将她面前的果圃推开去了一旁,曲着手指敲开她伸来的手,摇了摇头,管着她道:“再食这些零碎,待会又该咽不下正食了。”
周如水无奈,朝王玉溪吐了吐舌头收回手去,方要埋怨他“欺人太甚”,便见室门被推开,小二送上了份莼菜羹。
莼菜便是茭白,虽极为普通,却嫩绿鲜活,可谓无味之味令人醉。
周如水近日便迷上了这一味,如今在这当口闻着了莼菜羹的香气,便就将嘴边的话都忘了个干净。
彼时,厅中有阵阵琵琶声传来,那乐音轻悠飘转,仿佛漫步山水,花开似锦。
须臾,歌声笼着琴音夜幕飘入耳畔,分明缠绵在唱,“山之高,月出小;月之小,何皎皎! 我有所思在远道, 一日不见兮,我心悄悄。”其音悱恻动人,直叫楼中喧嚣声渐次少退。
却哪想,唱至此处,乐声忽的戛然而止。紧接着,乐声再起已换了境况,如风雨来势,石破天惊。虽激荡明快,却也不少哀戚。
不知过了多久,琴音由烈转衰,悲悲鸣鸣,歌声亦哀戚在涕,那头在唱:“采苦采苦,于山之南。忡忡忧心,其何以堪! 汝心金石坚,我操冰雪洁。拟结百岁盟,忽成一朝别。朝云暮雨心云来,千里相思共明月!”
彼时楼中喧嚣,窃窃私语掩了那歌声几许。倒不知终究有谁,听出了这十分好月,不照人圆之意。
泰康三十三年夏,周王七子公子詹连夜入宫,检举暗娼楼死恢复燃,私贩粮草,强抢龐县官仓。周王震怒,命公子詹携左相谢浔彻查此事。是夜,暗娼楼被查,搜出粮库十一座,抓捕涉事贵族宗亲十余人,公子珩府中寺人恭因待粮秣不及逃脱,与楼主许旌同被捉拿,直截投入了刑狱。
一时间,邺城之中风声鹤唳,隐有风雨欲来之势。
两日后,许旌与寺人恭自狱中咬舌自尽,暗娼楼一案方才揭露,便就陷入了僵局。
一个月后,右相王端暗中押解彭泽郡守吕炝回朝。待得王端押着吕炝上殿,满朝震惊。众人方知传言有误,公子沐笙并未怒杀吕炝,反是留了他的性命,保了他的平安,以来探彭泽之难是何缘由。
朝堂之上,王端痛诉了彭泽之饥,直言城中人自相食,百姓十死其八。待得入城,尸骸蔽野,血流成河,实是积怨满山川,号哭动天地。更斥公子珩与吕炝之过死不足惜!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
吕炝自知难逃一死,如今直面圣上,便都供认不讳。全将其与公子珩贩空彭泽粮草兵戈,因恐被揭,闭门锁城等罪一一招来。更还揭露了王豹乃暗娼楼幕后之主一事。
一时间,琅琊王氏满门惶惶,家中族长急将王豹除族,以示生死无相干,再非同路人。
公子珩亦魂飞魄散,当初彭泽传来吕炝被公子沐笙诛杀的消息他虽不信,但再遣暗探去查,终信了吕炝之死万无一失。如此,他才病急乱投医,冒着风险逼杀了许旌与寺人恭,只当人死灯灭,无人再知内情,他还能有活路。
哪想吕炝未死,更是将事非因果全盘托出。如此,他亦自知罪不可逃,不等周王来召,便寻了鸩酒,自行做了了断。
公子珩一死,公子詹与谢浔便将矛头对准了王豹与琅琊王氏一族,力图将暗娼楼查个底朝天,琅琊王氏的族人能揪一人是一人,能栽一双是一双。
可哪想,他们的风光日子也不过几日。
十日后,龚茨上书,道是在垅城查获兵戈十车,追其溯源,皆为暗娼楼所贩。
得知此事,公子詹与谢浔直是喜上眉头,力求严查。周王虽也首肯,但却拿不定主意叫谁去查,遂在朝上寻思良久都未下决断,直至回宫途中,偶遇了已为郎中令掌管宫禁的傅涑。想起他向来耿直,忠心不二,往日断案又有一身正气,遂便命了傅涑详查此事。
傅涑办案向来大刀阔斧,全有遇佛杀佛,遇神杀神之憨勇,这次自也不会例外。不过几日,兵戈来由便有了眉目,暗娼楼一案的矛头亦改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