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不需柳凤寒的帮扶,周如水长袖一甩,直截就翻身上马,却马头方一掉转,她勒着马绳的手便是一僵。不光是她,城门之上,更是敲响了警钟,兵卒一声声喊叫道:“不好了!魏兵来了!魏兵又攻来了!”
原本,周如水那一眼,叫谢永清不自觉地打了个哆嗦,深觉寒意刺骨。她忽然就觉着,自个虽在这城门之上,虽是居高临下,逼得周天骄不得入城。却不知为何,她这占尽天时地利之人,在周天骄面前却如是个跳梁的小丑一般。城下的人,依旧的骄傲,依旧的有尊严,那自发肺腑的高贵叫她望成莫及。却她自个呢?她的尊严,在她被家中扫地出门时,在她将自个作为可交可换的物件时,便都被丢尽了。
这么想着,谢永清真是有些恍惚。却,四面的鼓噪之声直叫她回过了神来,她极目望去,便见不远处的山坡之上,忽然现出了火光隐隐,紧接着,马蹄之声震慑而来,魏军的大旗在夜幕中飘扬翻飞,竟是魏军又再攻来了!
见此,她的心脏先是猛的一跳,却在一众兵卒的急喝奔跑声中,她忽又猛的往城门下的周如水看去,城门上的火把被夜风吹的忽明忽暗,谢永清的发髻早在方才拉弓之时变得凌乱,浓烈到极致的仇恨从她混沌的瞳仁之中喷薄而出,她想,她都已经了无尊严的活着了,凭甚么周天骄都如此落魄了却还能如此的高贵?她的背脊为何依旧那般笔直?她的眼眸为何依旧那般清亮?她的身侧为何总会有人与她出生入死?
终于,恨意弥漫在她的周身,她咬牙切齿得再次朝左右喊道:“这二人果然是奸细!若是咱们方才信了她的话,打开了城门,现下,岂不是开着城门任由魏贼打么?更若是咱们信了她的鬼话,全副精力去探薛村,如今城中虚空,更是大事不好?”
她这话,乍一听,还真是有理有据,也算是有急智了。想是她的兄长谢蕴之若是在场,也会惊了一跳,哪想他这阿妹自小饱读诗书,却一向是眼界狭隘,愚钝不堪。蠢了这么些年,这一生最聪慧的一回,却是落在了害人之事上,更是蠢上加蠢。
真乃,蠢既是恶。
谢永清这一言,实在极尽蛊惑之能事,原先还不觉甚么,如今魏兵近在眼前绝不有假,再听她一阵妖言,左右兵卒本就未必有甚长远的见识,如今果然中计,再看周如水与柳凤寒时,都是咬牙切齿,起了杀意。只这杀意并非恶意,而是为自保,这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国,这是他们的父亲兄弟誓死捍卫的家国,犯鹏城者万死难咎,遂他们恨之入骨,恨不得人人得而诛之。
然而,无有阿大的命令,他们并不能轻举妄动。
却,在左右的恳切盯视之中,阿大却未叫谢永清如意。阿大此人,十分的耿直守矩。遂周如水道自个是女君,他也不见军令不启城门。更无论谢永清如何鼓动,众人心中如何生乱,他也未有半分浑噩。又方才,谢永清一箭射出时他拦阻不及,待她再想动作时,他已夺过了她手中的弓弩,严令她不得乱动。
现下,他虽是命了左右弓弩手对准了周如水与柳凤寒二人。然而,他的命令,却与谢永清的意图背道而驰。他已遣人去寻宋大人了,宋大人至前,若城下二人真有异动,真朝魏军进前半步,便就该宁可错杀,莫能放过。若不然,他便以为,实不需伤这二人性命。谢永清句句道这二人实乃奸细,却他心中之理十分浅显,那便是,若是周人,便是死也要死在自个的国土之上,绝未有往敌军跑去的道理。遂这二人若未向那敌军半步,便或许非是奸细,亦非是谋逆。
这头箭在玄上,随时都有性命之危。那头,魏兵浩浩然而至,一队弓弩手行在前阵,再往后,亮晃晃的刀剑在月光下晃动,寒意迫人,阴冷森森,真是要将周如水与柳风寒逼入死地之境。
夜幕之下,星火燎原,然,前无可退,后无可逃。
到了这个地步,周如水也有些丧气,真是,虎落平阳被犬欺。她笑着摇了摇头,看了眼柳凤寒,直截就下了马来。
不看左右,不在意这四下里的来势汹汹,她只如是闲庭信步一般的,慢慢地牵着那马尾上的毛儿都要掉光的老马靠着鹏城再近一些。她低下头,无比温柔地抚摸着马背,目光之中涌动着难以形容的怜悯与悲伤,她低低地说道:“我原想着这次回去要给你养个老的,让你有个自个的马厩,每日里都有吃不完的嫩草。再替你寻个奴仆,为你刷洗,领你去阳光下慢跑,把那些个年少时未享过的福都享尽了,才好过完这一生。只可惜,如今你我怕是都未有那福气了,你自个走罢,自求多福,对不住了。”说着,双眼一闭,甩起手中的马鞭便狠狠地甩向了那老马,那老马痛叫一声,终于,扬蹄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