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君歌_作者:兰芝(49)

2018-07-17 兰芝

  这日,周如水怏怏回宫,沉着脸入了内殿。那模样很是无力萧索,叫赶来伺候的瀞翠都不禁挑了挑眉。她忙凑过去小声问夙英道:“阿英,女君这是怎么了?”说着,她又眼观鼻鼻观心地压低了声音,揣摩着说道:“难不成,是三郎训了女君了?”

  听她这般揣测,夙英望着她,亦是茫然地摇了摇头。她一整日都守在苑外,女君是挨训了还是受委屈了,她亦不得而知。想着,夙英更是苦了脸,她叹了口气,低声地提醒瀞翠道:“你今日消停些,回来这一路,女君就未开过口。”

  一时间,华浓宫内针落可闻,仆婢们均是小心翼翼,生怕稍有不慎惹得周如水不快。

  可周如水哪里是消沉呢?她是累得不愿再多说半个字,不愿再多做半个表情了。她更是想起了许多事,所以沉浸在了自个的心绪中不能自拔了。

  她是真真誊了十篇《长短经》才得以停笔的,而彼时,王玉溪就一直端坐在她身侧。待她搁了笔,他才对她一笑,温雅从容地接过了帛书去看。

  他看得很专注,很认真,叫周如水的心神都跟着提了起来。他白皙的骨节分明的指节轻轻扣在锦帛上,宛如白玉的面容专注地看着她的字,宛若月射寒江。

  如今再细看他,她也不得不感叹,这个近在咫尺的儿郎真是美好得似一幅画,那画上窗明几净,月光如水,直叫人心旷神怡,如痴如醉。

  他看得极是认真,因这认真,周如水也不禁惴惴不安了起来。她轻轻抿了抿唇,忽觉自个的字实是不好,实是对不大起他用心的凝视。

  却直过了一会,他的唇角却微不可见地弯了弯,忽然就抬起眼来,温和地看向了局促不安的她,中肯地,甚至温柔地说道:“小公主的字,并非一无是处。”

  说这话时,王玉溪的神色一本正经。

  为此,周如水虽满腹疑惑,却不敢当面质疑了。她面色不定的看着他,未几,才抱涩一笑。

  世人都道她的字不好,她早就习以为常了。如今,王玉溪却当着她的面道她的字并非一无是处。

  她是看过他的字的,他的字写的极好,笔迹瘦劲,藏锋爽利,侧锋如兰竹,逸趣霭然。兄长就曾道,“玉溪之字,旁人无法仿造。后代习书者,能得其骨髓者,更是寥若晨星。”

  然而,看着他谦和的目光,她却知道他并未撒谎,更未哄骗她。他只是很中肯,很自在地说出了心中所想。

  是了,他也不必哄骗她,更无需讨好她。因为,琅琊王氏声名赫赫的三郎从不需去讨好任何人。天下向他献媚讨好的姑子何其多,如远在夏国的夏公主锦端,如那些日日守在琅琊王府门前只为看他一眼的女郎。

  她对旁人而言是高高在上的帝姬,对他这个琅琊王氏声名赫赫的嫡子而言,却泯然众人。他大可以同谢蕴之一般,无奈地,甚至失望地,不耐烦地摇摇头道:“朽木不可雕也!”

  可他,却未如此伤她的面子。

  因他的话,周如水头一次对习字起了期待,她真想知道,下月初五时,他要如何教她?他总不能次次都叫她摹写十篇长短经罢?那他会如何扶起她这蠢姑子呢?他是否也会不耐烦她?

  这世上总是有些不幸的人,对于某些事物她们天生的不开窍,天生的需要花费比常人更多百倍千倍的功夫才能做好。但往往,世人不会给他们机会。因为世上人才济济,当庸人还在汲汲奋进时,人才早已飞上了云霄了。

  而还有更多的庸人,他们或许已是气馁,或是连汲汲奋进都不曾有过,他们只是仰望着云霄上的人,仰望着他们,艳羡着,嫉妒着,再去咒骂侮辱那些正在努力着的,正在原地挣扎着的人,他们嘲笑那些人,污蔑那些人,唾弃那些人,从而证明自己存在的意义,从而让更多人同他们一样,碌碌而生,一无是处。

  曾几何时,周如水也曾在这样的喧嚣声,嘲笑声中,不光放弃了习字,还放弃了许多事。只因旁人的嘲笑,污蔑和唾弃,她在茫茫人生路上,遗忘了许多,也失去了许多……

  而如果那时,有人也曾静处在她身侧,温和真诚地告知她,“小公主,并非一无是处。”或许,一切就都会不一样了。

  深宫之中,同样思绪翻涌的还有谢釉莲。谢浔会想着再送谢氏小姑入宫,显然是将谢砜的死也算到了她头上。想来也是如此,若不是她肚皮不争气,又叫长公主岱送进宫的美人们抢去了皇宠,也不至于叫谢氏白白死了一个嫡长子却甚么也没捞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