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珠_作者:沈碧瓷(29)

2018-07-17 沈碧瓷

  明珠见了画作,也暗暗点头:“欧阳家的姑娘很聪明。可惜了。”这次采选的毕竟是接受万人参拜的妈祖娘娘。她画了林默救船的一幕,宣扬妈祖娘娘的功德,剑走偏锋,但终究不合上官的心意啊。

  谢家的姑娘也画好了。大海波涛之上,妈祖娘娘骑在铁马之背,仙裙飘逸,满面坚毅。

  明珠点头,不出她所料。钟知县也极为欢喜:“此画有风骨!”

  萧清瑶画得最为中规中矩:头戴垂珠冕冠,身穿织锦长裙。面目详合,姿容华贵。稳妥得挑不出一丝错。钟知县点头评道:“可刊印成册也。”

  明眼人都看得出,萧清瑶是最有希望胜出的人选。她自己也知道,所以此时此刻,她求的,不过是一个稳字而已。

  余下诸人,也有一两个出挑的。其余的,不是不擅笔墨,便是画不达意。

  最后一幅画正是如雪所作,钟知县瞧见画后,面微顿,沉吟良久,方才展示了画作,道:“各位所见如何?”

  第15章 表白

  如雪的画中并不见妈祖娘娘,只是一座海边小城的家常景象。渔家满载而归,渔妇笑容满面的聚在一块儿织网,孩子们穿梭往来,一派百姓安居乐业,四海升平的景象。只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一间开着窗户的小屋内,供奉了一尊小小的妈祖像。不细看,根本看不出。

  萧清瑶面微变。谢曼柔挑眉一笑。欧阳敏叹息:竟然还有比她更剑走偏锋的,甘拜下风!

  钟知县笑问:“梅小姐。可说说你此画何意?”

  梅如雪想到的,则是来之前明珠一路上向她打听过往出现过的试题后,与她娓娓道来些许奇人趣事。

  “诗画是常见的试题。想要出彩。却也不易。我记得宋徽宗皇帝擅画。曾出题考较士子‘踏花归去马蹄香’。诸位士子作画时皆突出‘踏花’和‘马蹄’。唯有一人独具匠心,他画了夏日近黄昏的时刻,一个游玩了一天的官人骑着马回归乡里,马儿疾驰,马蹄高举,几只蝴蝶追逐着马蹄蹁跹飞舞。”

  如雪当时听得入神,叹道:“这便像是形似和神似的区别。有了意境,自然不同。”

  万没想到,转眼间,如雪便用上了明珠的故事。

  她动作优美的向知府行了礼,浅笑道:“如雪只是觉得,一幅妈祖娘娘的画象,并不能体现如雪对娘娘的敬意。娘娘体恤众生垂怜万民,才能使我百姓踏平海波,安全归家。故,画此图以示如雪对娘娘的敬意。”

  钟二赞道:“梅小姐心思灵巧,口才也好。”

  钟知县笑道:“虽说是你对娘娘的敬意,但这你所画又何尝不是娘娘所愿?好好好!”

  钟知县连声赞好,如雪此画,自是排了第一。排第二的是谢曼柔,萧清瑶第三,欧阳敏第四,另有位刘家的小姐画的妈祖升仙图因画面极美,排了第五。

  如雪心中欢喜,回头对明珠一笑。明珠偷偷伸了伸大姆指:表姐聪慧过人。这次采选就算选不上,凭着这张画拿过头筹也不会丢人了。

  休息了片刻,钟二起身宣布第二道题目。

  “若由诸位小姐评选,今日的几位小姐中,谁与妈祖娘娘最为贴切?”

  这个题目,明珠听了哑然一笑。这算是考较姑娘们的心性和口才么?

  欧阳敏笑嘻嘻的率先开口:“我可不是妄自菲薄。若是选个观音大士座下的龙女,小女子当仁不让。只可惜不论是脾气还是相貌,小女与妈祖娘娘背道而驰确实不太相衬。在小女看来,往年那些端庄美貌的娘娘看多了,更喜欢谢姐姐的样貌呢。她和妈祖娘娘一样,都有股侠气。”

  侠义之风么?明珠听得微笑。

  被点名的谢曼柔爽快的道:“总不能让我一路骑着马到妈祖庙?还是萧姑娘最适合。”

  萧清瑶面露一点苦笑:“若只是花车游街,小女自觉可以胜任。不过,梅小姐也不比我差。”

  梅家是新晋富商。论底蕴论富贵自是不能与三大氏族相比。因此,如雪从未想过自己拔得头筹,光耀家楣。此次能过了复赛进得前十,她已心满意足。何况父兄都曾劝过她见好就收,莫要得罪了人而不自知。因此被萧清瑶点名,她忙笑着摇头道:“若论仙姿。舍萧姑娘取谁?”心中忽的一跳,笑道,“依如雪看,谢小姐与萧小姐都是很极合适的人选。不如今年就选两个妈祖?一位花车游街,一位骑马游街?一定热闹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