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王宫从未这般花团锦簇过,王妃身边围着一群花样的少女,心情不由大好,左顾右盼间,暗暗思量:太后那边,该有消息了吧?
宝娟知道琳琅的心思,便将明珠的添妆礼放到一边,也没禀报。
倒是柔福眼尖,叫了声:“宝娟,你拿了什么好东西?也不让姐姐看看?”
宝娟只得笑道:“是明珠郡主派人送的添妆礼。”
王妃知道女儿的心结,不由看了琳琅一眼。
琳琅微露惊喜的道:“她送的东西一定是好的!快让我见识见识。”
宝娟便托着不大的罗钿漆盒行到琳琅前,恭敬的打开了盖子。
一时间,围上的众女眼睛发亮,不由自主的发出阵阵惊叹,就连柔福也颇为艳羡的微微张大了嘴。
“好漂亮的花冠!”柔福捏着手指,“又漂亮,又新奇!”
琳琅也啧啧称奇,道:“我若没猜错,花冠上的红色宝石,就是明珠带回来的翡翠吧?比之红宝石,翡翠光泽水润更胜之多矣!”
钟县令的小女儿钟宝儿赞道:“明珠郡主用心了。这枚花冠清雅脱俗,唯有郡主才配得上这等神仙之物!”
琳琅抿嘴笑道:“宝儿这张嘴,越来越甜了。”
钟宝儿是有感而发,真心觉得此花冠与郡主的气质十分相衬,不想却出了记锋头,迎来诸女羡妒的眼神,心下一凛:完了,她可不想变成众矢之的啊。
当即退至一边,再不多嘴。
倒是王妃着意打量了她一番,暗道:钟宝儿这姑娘倒是不错。钟县令自至合浦任职后,对王爷忠心不二。他家的姑娘,不能委屈了。
诸女散后,琳琅对镜卸下珠饰,取了明珠的花冠令宝娟为她佩戴。宝娟散了她墨缎般的长发重新梳成精巧的惊鹄髻,将花冠戴在发髻底部正中,红翡莹莹,珍珠灿灿,四股流苏步摇落在面颊两侧,当真如天宫仙子,逸丽不凡。
琳琅对镜叹道:“她倒真是用心了。”再厌恶明珠,琳琅对这她送的只花冠,还是克制不住的欢喜。
宝娟之前已看过放在匣子内的一张画张,笑道:“这只花冠可以拆卸呢。”
琳琅轻抚着流苏:“怎么拆?”
宝娟按图索藉,轻轻用力就将边上的两翼拆了下来,变作两股花钗。花钗上的流苏也可取下,配着匣中的弯弯的大耳勾配件,变成了一副别致的挂在耳朵上的耳挂。那是明珠从印度首饰得来的灵感。
“近年来那么多可拆卸的首饰,唯有她的东西,才让人心动。”琳琅收了花冠,“放着吧,留着我回门再用。”
这几日,宝娟已经开始为琳琅打箱整理衣物,将她惯用的物件一一装箱,事先送到公主府内重新安置,务必让琳琅住得舒心。
“郡主。”宝娟试探着抱着一只黄花梨木的盒子,笑嘻嘻的道:“您都那么大了。这几只木娃娃,还带着让姑爷取笑?”
琳琅目光沉沉的望了眼木盒,不容置疑的下令道:“带着!”
宝娟笑容一滞:“是!”
第262章 京城拆违(一)
钟宝儿与诸女离开王宫时,在宫门前巧遇世子。
朱祎睿一见这许多小姐,顿时有些进退两难。打招呼吧,看着眼熟但一个都不叫不出名字,就这么走过去吧又不太礼貌。
钟宝儿捕捉到他眼中一闪而逝的尴尬,又见众女欢喜惊讶只顾着羞涩,不由撇了嘴唇,率先躬身道:“参见世子。”
诸人回过神来,莺语娇柔:“参见世子。”
朱祎睿这才松了口气:“不必客气。”大步从边上走了。临行前,又侧头瞧了眼钟宝儿:幸好她机灵。她是哪家的姑娘来着?
宝儿好笑的摇头:世子记脸不记人的坏习惯还是一点没变啊!
对于世子选妃这事儿,她老爹,钟县令看得极轻:“你是没这个命的。王妃最后估计还是会在京城里挑个名门淑女。你就当陪其他小姐们散散心,玩玩吧。千万别当真。”
她才不会当真呢!宝儿想着,目光却不由跟随着世子的背影。
朱祎睿到了父王的书房,见父王心情颇佳,面上略带笑容。不由问:“京城有什么好消息?”
北海王递给他一卷薄纸:“沈安和送来的消息。皇帝终于忍不住下手了。”
朱祎睿瞧了眼信纸上短短一行字,眉心一紧:“陛下打算立琅王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