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珠_作者:沈碧瓷(456)

2018-07-17 沈碧瓷

  冯玉莲瞧着丈夫的神色,心中对此事也有疑惑:“也不知王晟是怎么想的。这婚退得莫名其妙。若不是有月明珠撑着他,他如何能这么快就在广东立足?”

  “可惜。”欧阳博摇头。也不是知可惜了他的才干,还是可惜妹妹与他擦肩而过。

  欧阳敏原本对王晟的一点愧疚烟消云散:他不是在广东混得不错嘛!

  她心安理得的回到闺房,却见房里的几个丫鬟战战兢兢的立在屋内,大气不敢出。她笑容微凝:“爷爷,您怎么来了?”

  欧阳德抿了口茶:“你这儿的茶倒是不错。”

  欧阳敏笑道:“爷爷拿我开心哪!我的茶哪比得上您屋里的?”

  “茶叶是好茶。泡的手法也不错,可惜水差了点儿。”

  欧阳敏笑道:“我又不是爷爷这样茶学士。没那么多讲究。”

  欧阳德摇头:“《茶经》有云:山水为上品,江水为中品,井水为下品。茶叶有八分,水若十分,茶水也得十分。茶叶若十分,水只有八分,茶水只得八分。”

  “爷爷是想教导我怎么品茶么?”欧阳敏娇笑,“那我便洗耳恭听。”

  欧阳德吹浮茶面的嫩叶:“其实,男婚女嫁也是一个道理。谢曼柔,家世才干相貌品性。爷爷给她打十分不为过吧?遇上了只得六七分的许柏知。但两人成亲后,你再看看,现在这对小夫妻,能得几分?”

  欧阳敏心中微凉,笑道:“孙女儿不如谢姐姐远矣,只得七分。自然是要找个十分的男子才好啊!”

  欧阳德一噎。他苦口婆心,婉言相劝,孙女却依旧执迷不悔。

  “十分的男子,世上能有几人?”欧阳德按耐住脾性,“就算有,他为何不选十分的女子,却要配个七分之人?”

  欧阳敏面色微变,爷爷这句话,太刺人心。

  “就如世子殿下。”欧阳德冷笑,“京城的淑女都任他选挑,你说他怎会看中我等商家之人?”

  欧阳敏捏紧手心,嘴唇轻颤,说不出话来。

  “萧家不说萧五萧六,就是萧清瑶也明摆着不凑这份热闹。”欧阳德声色渐冷,“商家之女如何能得正妃之位?万一变成妾侍——反而坏了家里的规矩。”

  三族的女儿,不可为妾。

  欧阳敏心头巨跳,忙笑道:“爷爷说得对。规矩不能坏。哪怕是皇帝的妃子,也是妾侍。”

  欧阳德满意的点点头:“你的亲事,我已有了打算。”

  欧阳敏大惊:“什么?”

  欧阳德皱眉道:“乡试将开,我与你父兄想在这届的举人中帮你挑个合适的。你不会连举人也看不上吧?”

  欧阳敏顿时讪讪的道:“怎、怎么会呢!”她揉紧裙摆。举人,举人是不差,可是,如何跟家大业大的穆子秋、将来两广之主的世子相比?

  尚在暑中的八月,县学的学子们纷纷背起行囊赴省会桂林的贡院赶考。

  明珠觉得,这阵仗与现代家有高考的孩子没什么不同啊!明珠有前世的经验加持,出海归来就命人在省会桂林买了幢小园子。

  明华当时直叫奢侈。怎好为他考试就买幢房子?

  明珠笑道:“桂林是省会,买房不会亏。何况,每年乡试,咱这栋小园子稍作整改便可出租。等赚个几年的租费,再寻个下家卖了,不愁没人买。”

  明华那时起,对房产有了新的认识。

  乡试连考三场,各考三天,中间可休息一日。考前一个月,向宁全家都陪着明华住进了小园中。园子清静,虽然不大,明珠却布置得十分舒适。明华用心做了最后的复习后,在初九的早晨,坐着马车到了贡院。

  贡院门前搜身检查的衙役见他的书僮一样样的东西从马车里搬下来,竟装了两大篮子,又是好气又是好笑:“这是来考试哪,还是来踏青呢?怎么连炉子也带来了?”

  修远笑眯眯的道:“炉子自然是用来烧饭的嘛。有劳两位官爷!”顺手塞了几块碎银。

  衙役收了银子,也就脸色好看些。检查起来照样一丝不苟。炉子拆开来看了内里有无藏私,一包裹的干粮食物被他们翻了个遍。

  “咦,这是什么?闻着倒挺香。”

  修远忙道:“这是肉松饼。里面塞满了肉松,又香又咸还带着甜。可好吃哪。”他边说,随意挑了一只小饼,一辦为二,露出里面金黄松软的丝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