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娘娘早上好_作者:衣青箬(137)

2018-07-17 衣青箬

  李定宸闻言,若有所思的点头,“阿罗所言有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样的恩典自然也该雨露均沾,从四京京营乃至天下各地驻军之中选人。”

  于是第二日,李定宸便在朝堂上提出了一个计划。

  每年从四京十三路驻军之中推选一人入京,组成近卫队,随侍君王之侧作为陪练,同时也能让皇帝了解到各地驻军的情况。一年之后调职他处。推选之人必须是六品及以下底层将官。

  在很多人看来,这就是皇帝给出的恩典,所以虽然一部分朝臣并不赞同,但站出来反对的人也很少。

  所以李定宸本以为这件事会很顺利,没想到这份旨意到了内阁,却遭到封驳,被送了回来。

  从张德手中接过内阁不予同意的批条时,李定宸心下是吃惊的。

  自从太白经天,他开始在朝臣面前展露出自己的决断之后,又发生了那么多的事情,但王霄始终保持沉默,从来没有站出来反对过,以至于这位曾经能在朝中一手遮天的权臣,如今却显得有些默默无闻,为许多人所忽略。

  谁也没想到他会在这个时候站出来。

  然而看了王霄反对的意见,他却只是沉默着将被封还的诏书放在旁边,既没有发表意见,也没有召见王霄或者其他人的意思。

  张德担忧他会生气,特意派人去越罗那里通了消息,越罗便命尚食局的人送了一盘点心过来,找的借口也十分光明正大:天气渐渐转凉,她打算从绿竹水榭搬回长安宫来。

  李定宸听了内侍的传话,便亲自去了绿竹水榭一趟。

  “朕想让阿罗搬到太平宫来。”他提出了另一个想法,“如今政事朕已经渐渐上手,住在长安宫难免有不便之处,又不想与皇后两地分居,不如阿罗搬到太平宫去,真有什么事,咱们说起话来也便宜。”

  最后一句却是调侃她今日送点心的行为了。

  越罗对这个提议有些惊讶,但并没有推辞,很干脆的点了头,笑着道,“陛下既这么说,臣妾也不敢推辞,明日就搬。”

  她可以想象,自己搬进太平宫之后,中外朝野之间,只怕又会有许多流言。但相较于夫妻两人的情分,那些便都算不得什么了。何况这其实是最好的时机,她怀着李定宸的第一个孩子,如今宫中人口又十分简单,只要太后不说什么,朝臣们也不便多言。

  等往后时间长了,他们自然也就习惯了,就更不会开口讨嫌。

  ——没错,越罗这一回搬到太平宫去,却是不打算再搬出来的。

  两个都是爽快人,这件本该牵扯众多的事情,三言两语间就定下了,倒是王霄封驳圣旨之事,更值得越罗关注。她问李定宸,“我瞧着,陛下被封驳了旨意,倒并不生气?”

  李定宸早料到她会问这个,闻言便从袖子里掣出王霄的批条来递给她,“阿罗瞧瞧这个。”

  越罗一看,也不由静默片刻,而后笑叹道,“不愧是王相,一手教导陛下长大,对陛下也知之甚深。”

  这批条之中,王霄的态度也十分明确,他反对李定宸施恩武人,盖因他敏锐的从这封旨意之中,看出皇帝对武将的过分关注。在重文轻武的大环境之下,王霄自己身为文臣的代表,绝不希望看到这种情况出现。

  能从一道旨意想到如此深远,将李定宸的打算看了个通透,果真不愧是王霄

  第68章 巾帼之论

  李定宸骨子里,是喜武胜过喜文的。而且虽然这一两年来,他的性情已经历练得沉稳了许多,但冲动的本性却并没有变化,只是多了一层遮掩罢了。

  越罗更知道,他从来没有放弃过那个御驾亲征的打算。

  这一点,恐怕如今的朝臣之中,大部分人都想不到了。毕竟少年时期的胡闹,在许多人想来,随着年纪渐长,性子定了,自然不会再提。但这些人之中,却不包括王霄。

  他太知道李定宸是个什么性子,也就更能从他这份旨意之中,看出那些李定宸本来也没怎么掩饰的野望。

  阻止的理由很多。

  历朝历代,文臣能压制武将,无非是上位者需要如此罢了。

  从政权稳固的角度而言,不论是武将手握大军容易功高震主滋生野心从而反叛,还是穷兵黩武势必耗空国库劳民伤财,都注定了一个王朝定鼎之后,就会考虑马放南山休养生息。对武人的压制,同样也就成了心照不宣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