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娘娘早上好_作者:衣青箬(163)

2018-07-17 衣青箬

  仔细想来,这两年朝中好似半点都没有消停过,事情一件接着一件。

  越罗却不赞同这种说法,“陛下知道,光是宫中这么几千口人,我每日要处理的事情有多少吗?何况整个大秦万里江山亿兆黎民,管理起来自然更辛苦。陛下从前不觉得,只是因为这些事情有人承担罢了。这就是民间俗话说的‘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李定宸微微一怔,想起王霄,心情不由变得复杂。

  这次的事情也是他手下的人查出来的。这样说来,只怕王霄事前就已经有了猜测甚至抓到了痕迹,否则怎么这么巧,余敏程一去就查到了这种隐秘之事?毕竟有御史前来巡查,他们只会更加小心,又不是火烧眉毛的事,倒卖军械也不急在这两三个月。

  以前,在他不知道的地方,是否也发生过无数这样的事呢?

  而王霄现在将事情摊开来说,甚至将自己的势力暴露在他面前,又是否意味着……服软和退缩呢?

  说实话,若是王霄当真能够抓住这个机会急流勇退,李定宸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处置他。

  毕竟是大秦的功臣,又是帝师,又人品端正、廉洁奉公。——虽说真要处置的话,不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就是王党中胡作非为的人也能拖得他抽不了身。但如果以这种方式和理由来处置他,李定宸自己心里都过不去。

  但从整个大秦的角度来看,这却不失为一个好结局,至少避免了毫无意义的内耗。

  不过他在这里揣测也没什么用,还是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所以这个念头在李定宸脑海中一闪而过,他的注意力又放在了另一件事上,“这就是我大秦引以为傲的边军。若是朕毫不知情,当真调兵出征,只怕又要闹笑话了。”他抬头看向越罗,“亏得阿罗劝住了朕。”

  “那陛下还亲征吗?”越罗问。

  李定宸毫不犹豫的道,“那是自然。”

  “阿罗,朕想将世宗皇帝的盔甲取出来,挂在知政殿上,日日提醒自己不可懈怠。”他说到这里,停顿了片刻,声音降了下去,“阿罗,朕真怕有一日这样的豪情壮志,会被永无止境的政事消磨干净。”

  “不会的。”越罗伸手摸了摸他的脸。

  李定宸抓住他的手,一瞬不瞬的看着他,“当真?”

  这个日渐英武、气势端凝,令朝臣不敢轻忽的帝王,褪去外表那层稳重的伪装,内里依旧是个会为未来道路而茫然的孩子。

  越罗也躺了下去,靠在他身边,笑着道,“当真。”

  因为我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那个满心纯粹、勇往直前,仿佛浑身都闪着光的少年,阿罗不会让他消失的。

  第81章 骤然发难

  王霄走进知政殿的时候眼皮狠狠跳了一下。

  正对着门的那一面墙上,挂着一整套盔甲。世宗李长聿身材高大健硕,身长近九尺,这套盔甲挂在这里,冷不丁的看见,简直像是一个大活人贴墙站在那里。盔甲表面被擦得锃亮,被殿内的光线一照,反射着炫目的白光。

  王霄只觉得额头上青筋直跳,一口气堵在胸口上不来下不去,冲得他头脑似乎都跟着昏了一瞬。

  “陛下!”他的脸沉下来,大步走到御案之前,拱手道,“此乃议政之处,端严整肃,岂可如此儿戏!”

  “先生何出此言?”李定宸面上的表情倒还算沉静,“这是世宗皇帝留下的盔甲。他老人家从前南征北战,那时大秦尽是精锐之师,如今不过几十年,竟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朕每每念及此,深为心痛。故而将这盔甲悬挂出来,时时警醒。”

  时时警醒要让军队强大起来吗?

  这句话在王霄喉咙里转了一圈,最终被他压下去了。

  李定宸本来就不是会听劝的性子,此事又涉及到二人政见不同,更不是劝说就能动摇的。既然如此,说再多也是无用。

  他平静下来,又道,“朕知道陛下忧心国事,若喜欢这盔甲,挂出来倒也没什么,随便哪里都可,只是这知政殿时有朝臣往来,着实不太恰当。”

  若是在这里挂一副盔甲,就等于是向全天下昭告皇帝的偏向了。

  俗语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君王尚武,也必定会给下面的人竖立错误的认知,流毒无穷。

  李定宸闻言,倒是犹豫了一瞬,但旋即摇头道,“知政殿是朕理政之处,除此之外,也就只有寝宫可选了。但皇后和冬生都住在那里,万一被吓着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