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我是你婆婆_作者:黄家小仙(44)

  钟林却是犟的,说不收就是不收,眼看钟老同志是真为难了,陈珂才不再强求把这鸡蛋送出去。

  “对了钟同志,听老大说你这是整理试验结果呢,有苗头了吗?”

  钟林摇头,然后轻轻地叹了口气。

  “再这样下去,我都要质疑这个方向是否正确了。”

  陈老太眼睛一瞪,“这有啥好质疑的,发展就是曲折的前进道路。”

  眼看钟林的士气越来越低落,陈珂心想,难道这早就找对了方向还要等三年,是因为当中发生了自我质疑根据指示调整方向的变故?

  她想过用一个意外告诉钟林关键词就是“水流”,未来的家鱼人工养殖之父啊,你研究的方向完全没有错,就差天时地利人和了。

  可如果堂而皇之说了,那钟林这几十年的努力,又算什么呢?

  陈珂夜里翻来覆去地琢磨啊,觉得这样不行,她是想帮助钟同志更早地发现家鱼人工繁殖技术的奥秘,却不想因为她,改变钟同志与他小组第一个自主发现这个奥秘的事实。

  如果真是因为这次自我质疑,使家鱼人工繁殖技术奥秘的发现被推迟三年。

  那陈珂需要做的,就是成为鲁山村钟林家鱼人工繁殖试验小组的坚实后盾!

  这天回来陈珂就躲屋子里头了,她拿出钟林同志送的钢笔,吸饱了墨水。

  李思静坐在木桌的宽边儿,她坐在窄边儿,李思静在温习功课,她在摘抄语录。

  李思静头一回见她奶那么专心致志地用功,她凑过去一看——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这只是万里长城的第一步!”

  “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她奶用端正的字迹写在纸上,再将纸撕成一条条的,李思静好奇:“奶,这是写给我的吗?”

  “是写给钟老同志的。”

  一连写了十个纸条,陈老太问她大孙女:“这上面的字可都认识?”

  李思静点头,一字一句地将纸条上的摘抄语录给念了出来。

  陈珂满意,

  “回头,你就把这十张纸条,全教给你爸、你二伯,得让他们给全给记住了。李思静同志,你可能做到?”

  她奶从没下达任务似的和她说话,李思静被勾起了兴趣,正色道:“保证完成任务!”

  既然小组都不用下鱼池,于是李卫国和李卫城也不用外头麻麻黑的时候就起来。

  可今儿个却不同,李卫国吃着早饭呢,李大丫就给他布置任务了:

  “爸,今儿个开始我教你一道念语录吧,咱就念十条!”

  李卫国差点没给噎着,他看看自家大闺女一脸自信,又看着默许的妈,讷讷:“可我不认字啊。”

  “这不教你吗爸,还有爸你把二伯也叫过来,咱们一起!你们可以竞赛,看谁先能把这十条给背出来!”

  李卫国李卫城都中年人了,哪里想到还要脱离文盲开始认字,更没想到兄弟俩要背书竞赛。

  老李家又出现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天蒙蒙亮,陈老太领着小孙女小孙子念语录,而不远处,大丫给她爸她二伯教代表坚持的领袖语录。

  现在村里提起老李家,除了积极向上,简直没有别的说法了。

  你看,原先重男轻女还偏心的陈老太,现在重新拿起书本做有文化的教师了。

  上了小学就忙农活的李大丫,继续上学了。

  小丫和小宝跟着老太太念字,一字一句认真得不行,瞧他们□□道:“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

  春花本就是个勤劳贤惠的,她可不想被自家男人闺女比下,于是时不时也跟在李卫国后头念。

  而杜娟……她开始努力劳动赚工分了!

  至于认字——

  “卫城,你这发音不对,你听听咱思静怎么说的,一日曝十日寒,念pu!”

  李卫城黑脸:“知道了知道了,pu!”

  杜娟心里小骄傲,她可是真知青呢!

  钟林同志的试验整理已经差不多了,眼看又要下鱼池,试验小组组员们的精神面貌,却似是霜打了的茄子。

  相反的,已经背诵了领袖语录近十天的李卫国兄弟俩,就和打了鸡血似的。

  大家正在填水位,突然,李卫国洪亮的声音升起:“伟大领袖说得好,坚持!坚持!再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