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律良缘_作者:梨花烟雨(123)

2018-07-12 梨花烟雨

  徐沧点点头,想起一事又问道:「是了,这卷宗上第一场大火也就罢了,可十年前与今年的大火都明明白白写着是纵火行凶,为什么百姓们还听信谣言,说是天降大火?以至于人心惶惶?连皇上和朝廷都惊动了?」

  郑同光苦笑道:「大人有所不知,百姓就是这个性子。其实这两次大火后,本官已经第一时间就张榜说明是纵火行凶,还搞了悬赏,可这人为纵火哪有天降大火那般神秘震撼?所以有那明知真相的百姓,也跟着传播谣言,再加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煽动,所以下官实在是无能为力,抓也抓不过来。」

  徐沧沉着脸道:「所以就任由谣言扩散吗?郑大人这件事办得不好。」

  郑同光忙道:「大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若是因此抓人,明面上没人敢乱说话,可暗地里却是愈演愈烈,所以下官不敢轻举妄动啊。」

  徐沧沉声道:「刚刚郑大人也说过,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煽动百姓,本官不要你将百姓尽数抓起,但这别有用心的人,你因何不追究?」

  郑同光一时语塞,好半晌才无奈道:「下官也让于捕头带人抓过几次,可那些贼子太过滑溜,于捕头也算能干的,然而几次抓捕,却一无所获,加上纵火案后,苏州地界也不太平,下官才疏学浅,忙得焦头烂额,是下官无能。」

  徐沧摇了摇头,这郑同光的才干实在一般,又或者,他不是能力不够,而是有心姑息放纵?

  一念及此,不由疑心大起,暗道是了,他能在苏州这个富庶地方为官十年,岂是平庸之人?如此心机手段,会因为一起纵火案便焦头烂额?说起来,十年前他在苏州县衙做县令,恰恰第二起纵火案也是他负责的,这真的是巧合?还是有意安排?

  心中疑惑,面上却一丝一毫也不显露出来,又嘱咐了郑同光几句,看着他一脸惶恐的去了,这才端起茶杯沉吟不语。

  宣素秋和他生活了这么长时间,对他也有些了解,一看见他这模样,心中便咯噔一声,上前轻声道:「大人,这个郑知府有问题?」

  「唔?你怎么看出来的?」

  徐沧眼睛一亮,暗道小宣今日怎么开了窍?她是从哪里看出郑同光不妥的?

  宣素秋一脸认真地解释道:「我看你盯着他的背影,眼神发冷嘛,然后又端着茶杯,只沉思不喝茶,这应该就是疑心上了吧。」

  徐沧:…

  宣素秋将徐沧的无语当做默认,忧心忡忡道:「大人,如果郑大人真的有问题,你让他办的事,他会不会捣乱啊?」

  「他不敢的。十年前的花名册,要造假太容易露出破绽了,一旦被我抓到把柄,他就是最大的疑凶。」徐沧喝了一口茶,忽听宣素秋突发奇想道:「大人,会不会…当初裁缝看见的纵火凶手就是他,所以才不敢说话了?」

  第九十五章:乱中抽丝

  徐沧一愣,觉得宣素秋这个想象力未免也有些太丰富,却听宣素秋掰着手指头道:「大人您想啊,如果疑凶是县衙中其他人,那裁缝只要说出来,对方就会被抓起来,他害什么怕?只有这个郑同光是凶手,才能够让裁缝有苦难言,不得不改口,结果日后还是被灭口了。」

  不得不说,是有那么点儿道理。徐沧心里暗想,但是沉思了一会儿,他就摇头道:「可能性不大,百姓原本就怕见官,就算凶手是衙役,当时被抓起来,焉知他不会买通上下级脱逃?所以能吓住裁缝的,可不是只有县令。」

  「哦,也对啊。」

  宣素秋点头,徐沧却又认真的想了下这个可能性,最后得出结论:即便郑同光私通反贼,纵火行凶这种事也用不着他亲自去做。不过他还是在纸板上添了郑同光这个名字,不管如何,这个人身上总有让人疑惑的地方。

  「好乱哦。」

  宣素秋看着纸板上的线索,喃喃感叹,却听徐沧笑道:「断案就是如此,要在众多凌乱线索中寻找一个头,接着顺藤摸瓜,这当中也可能会误入歧途,走进死胡同,那就要从头再来。上次长乐侯府的案子,最开始不也是凌乱不堪,但到头来,咱们还是揪出了凶手。」

  宣素秋点点头,沉声道:「越和大人相处的久了,就越觉得您也是真不容易,这么一团乱麻的案子,换做是我,脑袋早就大了好几圈。」

  徐沧搓了搓手,喃喃道:「有什么头大的?顺着线索寻找真相,不怕错,知道错了,改正过来也就是了,这不仅仅是要为被害者伸冤,更是凶手对你的挑战,你必须应战,然后打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