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这天大的功劳,程刚险些流出口水,搓着手笑的模样透出十分的贪婪,不过这种贪婪在徐沧看来是好事儿,实在没有必要打击程将军想要建功立业的积极心情。
只是…怕这一次程大人的愿望要落空了。徐沧苦笑着摇摇头,叹气道:「程将军先不要高兴太早,如果我推断正确的话,那道士未必会和反贼有关系。」
程刚一句「你推断的未必会正确啊」险些冲口而出,幸亏及时醒悟,才将这话死死压在了喉咙里。
也不怪他敢质疑徐沧的权威,实在是当日方猛虎招供时他也在场,纵火动机和过程那老家伙说的清清楚楚,程刚不认为还会有什么改变,徐沧这纯属没事儿瞎想,不过人家是大理寺少卿,有瞎想的权力。
徐沧看出了程刚的不以为然,也不在意,忽听一旁宣素秋疑惑道:「大人,您为什么会忽然怀疑纵火的另有其人?就如程大人所说,那个方猛虎已经供认不讳了啊,造反无望,民间承平已久,所以不耐烦之下搞出个大动静,发泄下心头郁闷,还可以造谣皇上不得天意,这动机很充足,更不用说他将纵火过程都说出来了,不是凶手,又有谁知道那第一场天火十几天不灭是因为黑油的事?「
「不是凶手,又有谁知道第一场天火十几天不灭是因为黑油?」
徐沧将宣素秋的话喃喃重复了一遍,宣仵作还以为自己的意见得到大人认可,点着头笑出了一点牙齿:「对啊对啊,所以凶手一定是…」
「这么说,凶手应该接触过方猛虎,如果我的推断正确的话。会是谁呢?谁能够接触到方猛虎,告诉他纵火过程,难道有内鬼?」
宣素秋:…原来大人并没有认可自己的意见,他还是认为凶手另有其人。
「少爷,您还是说说您为什么就忽然认定放火的人不是这些前朝余孽吧。」
初一实在等得心焦,程大人和小宣就会歪重点,到现在也没问出真正原因,还得自己这个心腹小厮出马才行啊。
「为什么?很简单…唔!其实也不算太简单,就连本官,也险些被蒙蔽,还是刚刚在小吃摊子上听到那些人议论杀手,才茅塞顿开。」
徐沧叹了口气,接着正色道:「前朝余孽蛰伏百余年,且从方猛虎的供词中就可以看出他们的帮会十分严密,这必定是有高人在其中指点,如此又能隐忍又有高人,以造反光复前朝为终生目标的反贼们,可能因为一时郁闷就不管不顾纵火,引起官府追查吗?只为了散播谣言?可就如小宣所说,太平盛世,谁会跟着他们造反?散播谣言有什么用?二十年,皇上不得天意的谣言已经深入人心,可你们见谁站出来替天行道了?」
「唔,是有些道理。」宣素秋摩挲着下巴:「但就凭这个,好像还缺乏点说服力吧?也许就是这伙反贼脑子犯抽,一时冲动了呢?」
徐沧摇头道:「审讯到现在,大刑都上了,却没有人招供出其他反贼,小喽啰是不知道,方猛虎肯定知道一些内幕,却是咬紧了牙关不松口,这样一个管理一方忠心耿耿的反贼,你认为他会一时冲动?」
「呃…好像…是有些说不通。」
宣素秋投降了,就连程刚,面上的神色也不再像之前那般不以为然,而是认真了许多。
「在这样的情况下,反贼们若想成功,机会其实十分渺茫,除非朝廷大乱,就如同我们在小吃摊子上听到那些人所说的,若他们能够成功刺杀皇帝,朝廷和宗室势必生乱,这样他们或许还有机会浑水摸鱼。「
程刚道:「徐大人,恕我直言,莫说这些反贼根本不可能得逞,就算他们得逞,朝廷也不会大乱。毕竟皇上早在五年前就立了太子,太子如今已过弱冠之年,他们刺杀皇上,只会引起天下臣民怒火,浑水摸鱼?呵呵!变成过街老鼠还差不多。」
第一百二十三章:地头蛇
宣素秋初一初二都不自禁地点头,认为程刚说的很有道理,却见徐沧淡然道:「没错,不过程大人不要忘了,第一场大火,也就是所谓的天火,是在二十年前烧起来的,而二十年前,皇上刚刚登基不久,皇太子还只是个三岁的孩子,若是那时皇上遇刺身亡,朝廷和宗室会如何?」
程刚倒吸了一口冷气,这个后果他连想都不敢想。
徐沧沉声道:「皇上住在宫中,莫说刺客,连只耗子都未必能进得去。这些前朝余孽残喘百年,自然更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们从未有过不自量力的刺杀行动。然而,在二十年前,他们本可以等到一个大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