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君笑着点点头,忽然问身旁的玉容道:「你们太太进宫也有一个多时辰了吧?派个人去大门口看着,什么时候回来了,就过来告诉我一声。」
玉容连忙笑道:「这事儿哪里还用老太太操心?太太知道您牵挂皇贵妃,若是回来,第一个就是到您这里禀报呢。」
老太君笑道:「这话也没错。」
话音刚落,就听门外小丫头道:「太太过来了。」接着门帘一挑,侯爷夫人贾氏走进门来。
「老太太。」
贾夫人先上前行礼请安,接着才笑道:「儿媳刚从宫里回来,知道您记挂着贵妃娘娘,所以特地过来向您禀报,娘娘好得很,一点儿也没变,还赏了许多点心让儿媳带回来,说是御膳房的新花样,特地请老太太尝尝鲜儿。」
「这孩子,总记着我爱吃点心的事。把她辛辛苦苦拉扯大,别的都不记着,就想着我是个老吃货。」
一句话说的众人都哈哈大笑起来,老太君细细看贾氏,见她目光明亮,脸上明显是压抑着雀跃之情,心中不由奇怪,暗道怎么着?莫非菀儿要封后了?可当年皇后离世时,皇上伤心之下曾经发过誓言,说后宫只有那一位皇后,再不会册封其他人为后啊,金口玉言,怎么可能更改?
正想着,就见贾氏对玉容使了个眼色,淡淡道:「这里有我伺候老太太,你们先出去吧,笑闹了这会子,想必老太太早让你们烦透了。」
玉容就知道她有话要说,连忙带着小小的丫头出去,一瞬间,屋子里就只剩下婆媳二人。
「什么事?神神秘秘的。」
老太君又是紧张又是好笑,却见贾氏凑过来,小声道:「娘,照儿媳和贵妃娘娘的推测,可能…大概是有了素娥的消息。」
「什么?」
老太君这一惊非同小可,猛地坐起身来,一把攥住了贾氏的手,激动道:「在哪里?你可见着她了?」
贾氏黯然道:「娘,儿媳说给你听,您老可别气坏了身子。」说完将贵妃的推测说了一遍,然后伤心道:「如果真是如贵妃所说,那只怕素娥是不在人世了,好在她还留下了后人,如此性情刚烈,嫉恶如仇的女孩儿,倒也不辱没我秋家门庭。」
第二百三十二章:和盘托出
这件事着实有些千回百转,老太君一时心死如灰,一时又痛愤难当,一时又生出希望,如此好一会儿,方缓过神来,皱眉道:「就仅仅依靠徐大人一番推测,便说那凶手可能和素娥有关,会不会太武断了些?」
贾氏叹气道:「病急乱投医,咱们这么些年也没找到素娥的一丁点儿线索,如今虽然这个也不确准,但总算也是一线希望。贵妃娘娘说了,能让三个勋贵半夜冒险赴约的,除了我们素娥,她实在是想不出别人。老实说,其他人家,就算女儿被掳走,这么多年了,也早忘得差不多,更有些猪狗不如的,怕还觉着那样女儿回来是败坏门风。也只有咱们家,老太太每年都要去寺庙上香许愿,求菩萨垂怜让那孩子早些回来,这是人尽皆知的。不是素娥,还有谁能让那三个混蛋因为这么点子事就冒险赴约?娘…娘,我…我也觉着贵妃娘娘说得有道理,那复仇的人…很可能就是素娥的亲人,我那苦命的女儿啊…呜呜呜…」
老太君目光闪动,好半晌,她忽然挺直了腰板,沉声道:「既如此,让你们老爷下帖子,请徐大人过府一叙。」
贾氏愣了一下,但很快便明白老太君的意思:没错,若说这内中详情,还有谁会比徐沧更清楚?他透了话给长公主,接着长公主又进宫把这话传了出来,难道仅仅是要征求下太后和宫妃们的意见?怎么敢保他不是用这种方式给贵妃递话?
不过想到此处,贾氏又有些犹豫,暗道如果真是素娥的后人,徐大人为什么不直接登门说明,反而要拐弯抹角把话递到贵妃面前呢?万一长公主进宫那天贵妃不在,这话还要递给谁去?
不过现在也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贾氏思念女儿,早已思念的快疯魔了,当下回房,等到丈夫一回来,就让他立刻下帖子请徐沧。
帖子到的时候徐沧正在大理寺,李王刘三家并没有消息传来,他估摸着那三个恶棍应该是早就醒过来了,不知是因为心里有鬼还是太羞于见人,反正对方没有来请他过去探望,既然不让他过去,他不明前因后果,又怎么可能断案?所以徐大人拖延的心安理得,毫无压力。
看到国公爷下的帖子,徐沧就是精神一振,他让母亲去太后那里,一是为这个案子寻求支持者;二来就是想透话给皇贵妃。若皇贵妃真如传言中的聪明绝顶,她不可能不泛起一丝疑心,只要有这一点疑心,就足够了。一个动用所有力量寻找失踪亲人寻了十八年的家族,当然不可能放过任何一点蛛丝马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