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娥。」
贾夫人最先叫出声来,话音未落,已是泪如泉涌。
这一声犹如打开了闸门,一时间厅中悲声大作,宣素秋看着眼前这些从未谋面的亲人,想到母亲的凄惨经历,不由也「哇」地一声痛哭起来,哭声未歇,就已经被贾夫人给抱住了。
这种时候连徐沧都只能在一边站着,那些少年少女自然也不好上前,就眼睁睁看着宣素秋在贾夫人和老太君以及两个姑姥姥怀里轮了一圈,哭得眼皮都红肿了。
等过了半刻钟,眼看大家都哭得差不多了,众人这才上前解劝,秋老太君拉着宣素秋坐在身边,细看她模样,对徐沧道:「昨天听徐大人说,老身心中虽已信了大半,难免还存着一丝疑虑,可如今看见这孩子模样,老身便知道,她就是素娥的骨肉,不是骨肉,再不得这样像。这也许就是冥冥中自有天意,夺走了老身的孙女儿,却给老身送了个一模一样的曾外孙女儿回来。」
「是,若这是冥冥中的天意,可见上苍也并非无情。」徐沧点头,这里老太君就拉着宣素秋的手问她这些年的生活。
宣素秋也不知该怎么说,只好简单将从小到大的经历说了一遍,无非是跟着父亲学习验尸技术,后来入京应征,又跟着徐大人走南闯北之类的经历。
秋公爷就转向徐沧道:「那位宣先生呢?怎么不请过来?论理,我们该当面感谢他当年收留素娥的救命之恩,若不是他,今日连这孩子的面儿都见不着了。」
徐沧道:「正好刑部接了个案子,宣先生就和迟大人一起去了,如今宣先生是刑部验尸官,也十分忙碌,他托我向老太君和国公爷以及夫人问好。」
其实这种场合,宣仁乡自觉来了也有些尴尬,他毕竟不是秋素娥真正的丈夫,也非宣素秋生父,若说日后因为养女的关系和秋府往来走动还说得过去,但这个认亲时刻,他却不想身在其中,反正有徐沧陪着宣素秋,他放心得很。
「原来如此。」
国公爷叹了口气,暗道那宣先生看来真是个正人君子,这样时刻也不肯过来攀附,我最先对他的怀疑,如今想来,倒有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因便沉声道:「他救了素娥,又养育这孩子十八年,他就是这孩子的亲生父亲,日后该多多走动的。」
「是。」徐沧明白秋公爷的意思:就算知道宣素秋的生父是李王刘三人中的一个,可谁特么愿意承认啊,就是宣素秋自己,不也以这样的生父为耻么?所以自然还是把宣仁乡当成宣素秋的生父最好,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即便自欺欺人,也是人之常情。
这个时候几个女孩儿方上前和宣素秋认辈分说话,女眷们也都围着宣素秋嘘寒问暖,秋公爷便站起来,对徐沧道:「徐大人,让她们娘儿几个说话吧,请你和老夫来一下。」
徐沧点点头,同秋公爷一起来到书房,同行的还有秋公爷三个儿子,都是在京城以及附近地方为官,还有几个在外地经商或者做官,实在赶不回来,所以此时不在场。
有丫头奉上茶水,退下后秋公爷便开门见山道:「徐大人,您是大理寺少卿,虽然年轻,但破过多少要案疑案,律法这一块儿,谁也比不上您的声望,依你看,孩子这件事,到底要怎么收场?」
说完不等徐沧回答,便又淡淡说道:「我知道孩子这一次的行为委实过火,可那三位做下的事,也太不如了些,怎怨得这孩子一直记着仇?都说律法不外乎人情,徐大人之所以声名赫赫,除了办案公道外,就是因为您将律法和人情的火候掌握的炉火纯青,所以老夫想听听徐大人的高见。」
徐沧心中暗竖大拇指:国公爷明知道他是肯定偏袒宣素秋的,却仍然郑重其事说出这些话,便是为了将压力转移到侯府身上,这话到时传出去,徐沧就没有半点徇私枉法的心,都是秋府施加了压力,他不能不考虑宣素秋为母报仇的心情,所以律法人情,都得考虑。
第二百三十八章:乌鸦嘴
当然,以他和宣素秋的关系,这话说出去也没人信,但没人信是没人信,有这个话在场面上镇着,他就好做得多。官场上讲究的就是这么一个场面话,秋公爷不愧是人老成精,一番话就把徐沧摘了出去,只要场面上徐沧不是因私废公,他说话的分量就增加,这对将来宣素秋的量刑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场哪个不是人精,闻弦歌知雅意。徐沧便先做出为难的样子道:「侯爷知道小宣是我手下的验尸官,平心而论,我对她是十分欣赏的,我也能够体谅她为母报仇心切,不过这一次他的行动委实有些过了,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我也十分为难。为了不让自己的心情影响律法公正,我已经决定将此案交给刑部,由刑部来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