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这番话的时候,他没有回头,说完便拉着宣素秋出门,就那么昂首挺胸渐渐走出院门,走出王府的大门。
也不知过了多久,公主挺直的背脊终于颓然软倒,她捂住脸,半晌不吭声,心中明白自己终究还是败了。徐沧一定会和宣素秋在一起,谁也无法阻止。
「娘,二弟说的有道理,请您细思…」
「滚,都给我滚出去,一群吃里扒外的东西。」公主怒吼一声,将三个儿子和下人们都撵了出去。她这里慢慢倚倒在软枕上,脑海中一遍遍回想着徐沧的话:「娘,您想一想,小宣能为了我的性命名声让步,情愿自己痛苦一生,这不正说明她将儿子放在心上吗?就如那个不忍心让孩子痛苦而放手的生母一般。不然她就是仗着我喜欢她不答应您,您又当如何?您能够在这里逼迫小宣,其实也不过就是仗着她喜欢我,否则她是宁国公府的姑娘,您即便贵为公主,就能将她逼到这个地步吗?」
缓缓闭上眼睛,公主忽然觉得心好累,哪怕心中再不甘再愤怒,她也不得不承认:二儿子那番话,是真真说得有道理。
回到宁国公府,面对眼睛红肿的宣素秋,老太君并没有说什么。只是让人送她回房梳洗,这里徐沧便自责道:「都怪我没有说服父母,以至让小宣遭受今日痛苦。」
秋老太君摇摇头,轻声道:「可怜天下父母心。公主这样做,也是因为你是她的儿子。其实我也知道,娶了素素,对徐大人并没有半点好处…」
第二百八十二章:幽会
徐沧猛然抬起头,不等老太君说完便郑重道:「老太君何出此言?我还要小宣给我什么样的好处?只要她在我身边,我便觉着如沐春风欢喜无限,人生都是光明锦绣的,这难道还不够?老太君看着我可像是这样贪得无厌的人?」
秋老太君就笑了,点头道:「是。若非徐大人这样一往情深,我们却也不敢让素素高攀,老婆子不是没分寸的人。只是王府那边,到底是大人的家,如今虽然在气头上彼此不肯让步,日后还是要缓和一下才好,不然素素心里也不好受。」
徐沧点头道:「多谢老太君关怀,这个我也明白。家父母并非蛮横之人,日后时间长了,他们自然能够想通,到那时,不怕他们不接受小宣,小宣是个性子纯真的,若不是连串风波,其实我父母都会非常喜欢她。」
秋老太君道:「这就好,老婆子也实在不想看徐大人因为此事,就闹得和王爷公主生分了。」
徐沧见秋老太君对自己和宣素秋的事情显然十分上心,因沉吟了一下,便试探道:「老太君,小宣从小就在乡野长大,性喜自由,她又无拘无束惯了,我观她未必能够习惯这公门深似海的生活,不知…在下是否可以早日过来提亲…」
说到这里,便不往下说,只坦诚看着秋老太君,等待她的答复。却听老太君呵呵笑道:「不用这么急的,王府那边和徐大人闹的这样僵,若你此时就遣人上门提亲,叫人怎么议论呢?这可不是逼着王爷公主将你逐出家门了?叫我说,再等一等,等王爷公主消了气,一切还是由王府出面的好。自家人,门关上了吵翻天也无妨,只是不能叫人知道你们不和睦,不然成了笑柄不说,怕还有那有心人要借着这机会做点文章。再说我想了素娥十八年,如今显然她是不能回来我身边了,好在还有这么个女孩儿,就让她在我身边多住些日子,一则安慰我,二来也是让她感受一下外祖家的亲情。徐大人意下如何?」
徐沧心想老太太您都把话说到这份儿上了,堪称滴水不漏,我还能意下如何?因只得无奈道:「老太君说的有道理,既如此,便再等些日子吧。只是小宣的性子野,怕过不惯这深宅大户的生活,老太君千万看顾着些,也莫要太拘谨她了。」
秋老太君又好气又好笑,暗道什么意思?这是把我们宁国公府当监牢了?敢情这世上只有你了解那丫头,又由着那丫头的性情,又宠着她护着她,只有你对她情深似海不成?
不过转念一想,恰是这样才好呢。徐沧越是这样的殷殷叮嘱,越说明他真正是将宣素秋放在心尖上,何况这人是出了名的正人君子,将来丫头嫁过去,可就不用担心了。
一念及此,又不觉十分安慰,含笑道:「徐大人放心,这个是自然的。日常她要出去,派两个人跟着就是,大人那边真要有什么事情得这孩子帮忙,你就度量着办,实在不方便的场合,不要声张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