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婶子放心,一路上有我护着二少爷,保准他不会出事,我可不止会制药而已,寻常头痛脑热也不在话下。那个…我还要去英国公府…」
不等说完,钟氏已经反应过来,一双眼睛险些凸出来,结结巴巴道:「你…你这是什么意思?什么一路上?你…你也要跟着那混小子去北疆?」
最后一句话声音之尖厉,简直冲破云霄,沈明珠连忙捂了耳朵,等钟氏呼哧呼哧喘起粗气来了,这才忙着安抚,却见一旁陶乐芳也抱着孩子过来了,断然道:「二弟也就罢了,皇命不可违。明珠你一个女儿家,到那战场上怎么办?你做你的药就是,去了难道还能就地再办一个药厂?二弟也用不着你护着,到底你们谁保护谁都不好说呢。」
钟氏可就没有梁氏谭良那么好说话了,那两人已经习惯性的认为沈明珠无所不能,但凡她做出的决定,肯定有她的道理。但钟氏那是将沈明珠看成自己儿女一般,做父母的只看有没有危险,谁去管你有什么大道理?
所以最后沈明珠也只能使出顾清池那一招…走为上计,脚底抹油地溜了。这里钟氏就在家里哭叫道:「老天爷,我这是造了什么孽?一个一个都不听话,都要去那危险的地方,一点儿都不知道为我想一想…「
陶乐芳在旁边极力安抚,忽见钟氏跳起来叫道:「不行,我要去英国公府,我就不信,难道国公夫人真的就放心让清池上战场?现在连明珠也要去,我不信她还能坐得住。」
且说沈明珠,离开顾家后并没有去英国公府,而是来到了皇宫外,等了约莫半个时辰,才有太监出来宣她进去,两人沿着汉白玉石路往前走,沈明珠便诧异道:「这似乎不是往后宫去的路。」
那太监忙陪笑道:「皇上说了,沈娘子这会儿来找他,必然是有重要的事,您对江山社稷功不可没,在这方面,连许多重臣都比不上,所以不可当做寻常妇人看待,因此特地在御书房宣见。沈娘子,您可是第一个能够在御书房和皇上说话的女人,平日里就是皇后嫔妃,多说也只是在后宫书房伺候,可到不得这样军机重地呢。」
一句话说的沈明珠都有些惴惴不安了,喃喃道:「这合规矩吗?」
太监谄媚笑道:「合不合规矩,那还不是皇上说了算?皇上如今对沈娘子,也是当做一个重臣看待的呢,俗语说的巾帼不让须眉,便是指您这样的奇女子了。」
说话间已经到了御书房,沈明珠进去后,老老实实跪下参见,却听皇上沉声道:「平身吧。」她就站起来,偷偷抬头看了皇帝一眼,谁知这一眼看过去,竟再收不回目光。
第二百五十六章:请旨
不过半年未见,如今的皇帝却再没有了当日潇洒从容的神态风采,两只眼睛布满了红丝,嘴唇干裂,连刚才说话声音都是带了些沙哑。
「怎么?认不出朕了?虽然这些日子瘦了些,但还不至于憔悴到这个地步吧?」
皇帝竟难得笑了笑,只笑得沈明珠心中禁不住就是一酸,暗道皇帝也不好做啊。三面开战,平常百姓并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只要战火没有来到自己身边,便心满意足,却不知为了筹划这几场战争,皇帝和朝臣们也是绞尽脑汁。
一念及此,不由得恳切道:「皇上,操劳之余还要注意保养,可不能让身体到这个地步啊。」
皇帝叹了口气,苦笑道:「你说的这些话,太后嫔妃天天念,朕耳朵都要起茧子了,不操劳又怎么成?三面开战,敌人都是凶悍强大之敌,就算朕不操劳,这心又哪里是说放就能放下的?唉!上火啊。」
一旁贴身太监李得禄听了这两人的话,眼泪都涌出来了,转头看向沈明珠道:「沈娘子,都说你是药香娘子,您就没有什么药能让皇上轻松轻松?太医院那些废物,只知道让皇上清火安神,可这半点儿用都没有。」
沈明珠沉吟道:「话不能这么说,皇上如今就是因为操心战事,虚火上升,清火安神本就没错。不过我看皇上这模样,当是眼睛嗓子干涩,有些难受,是不是?」
皇帝眼睛禁不住就是一亮,连声道:「没错,上火那是肯定要上的,朕也知道需要败火安神,只是这眼睛看奏章,又睡不着多少觉,实在干涩发疼的厉害,还有嗓子,怎么吃败火药也没用,且那些药也不能多吃,你可是有什么办法?」
沈明珠道:「待民妇配几味药方,给皇上用用看,论理医道讲究治本,可如今皇上这情况,战事不平这本就治不了,所以也只好退而求其次,来个治标不治本了,等将来战事平息,各方面传来大捷消息,那本也就无需治疗,自然不药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