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大勇在旁边说道:"大妹子,知青们都是住在知青院的,我让张远领你过去.你今天刚到,待会就去我家里吃饭."侯大勇指着一个方向说:"看到那个房子没有?那个就是我家.你放好了行李就自己过来,知不知道?"李蓁蓁赶紧答应下来.
侯大勇又说:"现在的生产队,都是按照工分来发粮食的.你才刚来,并没有工分.按照我们以往的习惯,新来的知青先发一年的粮食,等到了明年,再用工分去抵扣."李蓁蓁没有任何异议,点了点头说:"没问题,大勇叔,你怎么安排都行."侯大勇满意地笑着说:"那行,你的粮食我已经先帮你领回家了,你待会吃完饭之后,就可以把粮食拿回去."然后指着张远说:"平时吃饭的事情,你们知青自己商量一下,可以搭伙吃饭,也可以自己做."最后,又交代说:"那你就先去知青院安顿下来,明天我再给你安排工作."李蓁蓁连忙说:"好的,谢谢大勇叔."
旁边围观的村民们,此时发现没有什么热闹可以看了,这才慢慢地散了.
张远提着两袋子行李走着,李蓁蓁赶紧跟在他的旁边.
张远转过头来说:"李蓁蓁同志,你来得真是巧了,今年有一些知青在这边结了婚,知青院就空出了几间房子,你这会儿过来,正好赶上了,可以自己住一个单间呢!""真的?"李蓁蓁很惊喜,没想到自己的运气这么好,刚来就能够住上单间.
张远笑着说:"当然是真的,现在还有两间空房子没人住呢,你待会自己去挑一个."李蓁蓁答应下来,又开始打听道:"张远同志,我们铁场村生产队,一共有几个知青呀?"张远说:"除了你之外,还有6个人,2个女同志,和4个男同志,我待会介绍给你认识."李蓁蓁微笑着说:"好的,那就谢谢你了."
张远摇了摇头说:"这都是小事儿,我们也是去年才来插队的,不过现在都已经习惯了乡下的生活啦,希望你也能早点适应这里."知青院位于村子的另一边,靠近农田,再往后面去,就是莽莽的群山密林了.
知青院的主体建筑是用石头建成的,墙上糊着黄色的泥巴,屋顶上铺着稻草.
可能是刚建成没几年,现在看上去,倒还挺新的.
李蓁蓁满意地点了点头,觉得这个知青院的环境还不错.
张远介绍说:"现在的房间比较宽裕,大家就一人住一间.最右边的那间房子,是公用的厨房,不过我们平时一般都是分开做饭的."李蓁蓁很识趣地说:"没问题,我也可以自己做饭的."张远笑着说:"那你可以选择到厨房里做饭,也可以自己在房间里做,房间里都有水缸,要是水用完了,就得自己去挑."李蓁蓁有些疑惑地说:"可是在房间里怎么做饭?难道房间里还有灶台吗?"张远解释说:"我们这里是南方,做饭都用土制的炉子,柴火漫山遍野地,多得是!你不用担心,知青院里还有几个土炉子呢."李蓁蓁心想,这样更好,正好方便了自己,可以从空间里拿东西出来,还不用担心被别人发现.
张远指着前面说:"还剩两个空房间,中间的这个,还有最左边的那个,你进去看看,再决定要住哪一间吧."李蓁蓁想都没想地说:"不用看了,我就住最左边的这间吧."张远没有意见,马上说道:"成!那我就把你的行李给你放进去."等张远把行李放下之后,就跟李蓁蓁说:"他们几个这会儿,应该是在房间里吃饭.你等一下,我去叫他们出来,大家一起见个面,认识一下."李蓁蓁连忙阻止说:"要不等大家吃完饭再说吧?也不急着这一时半会的."张远摆了摆手说:"没事儿,大家伙早就想见见你了,我这就去叫他们."李蓁蓁没有办法,只好跟在张远的后面,看他把知青们都给叫了出来.
没想到,知青们听到了张远的声音,都忙不迭地跑出来了.
"是不是来啦?"
"我看看,我看看,还真是,来啦来啦!"
不一会儿,另外的5个知青就都到齐了.
看到大家好奇的目光,李蓁蓁向前一步,先自我介绍说:
"同志们,你们好!我叫李蓁蓁,来自京城,初来乍到,还有许多不懂的地方,希望以后可以跟各位同志好好学习学习."一个看上去才十七八岁的小伙子,笑得憨憨的,抢先说道:"嘿嘿嘿,好说好说,先认识一下,我叫许小波,是增城人,今年17岁."另一个小伙子,看上去有点油嘴滑舌地,也说道:"还有我,还有我,李蓁蓁同志,我叫刘建刚,家在湛江,今年也是17岁."这时候,旁边的一位女知青笑着说:"你们这两个人啊,李蓁蓁,你别理他们,他们平时就这个样儿.自我介绍一下,我叫王丽梅,是番禺人,去年刚来到铁场村."王丽梅显然一副大姐大的样子,指着身边另一位女知青说:"这位是陈娟子,也是番禺人,我们两个是一个地方过来的."又推了推旁边一个安静的男知青说:"他叫曾庆,是个书呆子,家住在清远,也是刚来的,就比你早几个月."曾庆显然也是一个随和的人,被王丽梅说他是书呆子,也不生气,只是笑呵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