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母亲对我都极好,宠爱我也不忘教导我,三个弟弟加起来都没有我受宠,厉家从来没有亏待过我,出嫁时也给了丰厚的嫁妆,姑奶奶临走时也把大笔嫁妆留给了我。我的性子强,素来不肯吃亏,在婆家也没人能真奈何我的,生了阿眠以后,就更不用说了,现在丈夫全听我的,儿女贴心,日子过的很顺意。”
“那就好,那就好……你可想知道你亲父是谁?”
厉氏轻轻摇头,说:“您若想告诉我,自然会说的。”
昭定太后怅然若失地说道:“有些事,知道了反而不好,所以我不想告诉你,你只要知道,他是我这辈子唯一爱过的男人,我从不后悔与他一起,我更不后悔生下你,我的儿,这世上,我最爱的人是你,谁都没法替代,我希望你只把这件事记在心里。”
厉氏终是忍不住一头钻进昭定怀里,放声痛哭,呜咽中低鸣:“娘!”
昭定太后与女儿依偎在一起,肩靠着肩,头碰着头,她亲手拭去女儿的泪水,擦干她的泪痕。
曾经她以为,自己最悸动的时刻,应当属第一次垂帘听政受百官朝贺之时,可直到此刻,她才明白与厉氏一声娘相比,那些又算得了什么。
想起接下来要与女儿、外孙子女们一道儿生活,她心中真是雀跃不已,整个人精神散发,像是又年轻了十来岁。
她缓缓拍着女儿的背,适时提醒道:“天长日久,莫要多伤感,现在该起来了,快把新人们叫进来打扮,吉时将至。”
“娘,您帮我看着些,令嫣怀着孩子,我怕出纰漏。”
“哎,好嘞!”
等一切都忙完,亲自送了两位新娘出门子,昭定太后才暗自从小门处离开。
没想到外头,她的马车旁,竟然多了一辆新车。
车内之人,掀开车帘,问她说:“您这就要回宫去了?”
“不然呢,你不也要回去?”
仁宗皇帝朝她伸出手,“不若我陪你去申家一趟,你该很想去吧?”
昭定太后停顿了片刻,随后搭上了他的手,坐到了车内,与他紧邻。
车帘一放下来,她便落下了泪,无声无息,
“不管怎样,我养过你,送你坐上皇位,还帮你处理了两公、两侯,没有我,就没有你今天,你得记得这份恩,答应我,绝不动申家!”
仁宗皇帝握紧她的手,许久才回道:“我答应你,不动申家。”
第88章
申锦和申铎叔侄俩, 早早就骑着骏马,带着迎亲队伍,候在鱼家门口, 等待接走自己的新娘。
嫁妆在新娘出门之前, 就已先行,发送队伍排列着, 绵延数里, 从鱼家直接连到申家, 热闹又壮观。
鱼令嫣自不必说, 太后娘娘给出的主力, 她娘给出的票子,鱼家出田产和商铺,怎么也不会亏到她。
孟玄音本来没有嫁妆,她自己到不以为意,堆着那一剁剁旧书,摸着肚皮淡定待嫁。
不淡定的是申家,他们都知道玄音的情况,怎能让她孑然一身嫁过来。
于是, 聂氏送了一份嫁妆过来, 柔嘉县主送了一份嫁妆过来, 厉氏也帮着备了一份, 三合一,硬是拼出了一份丰厚的嫁妆。
另一位嫁娘,安康县主的嫁妆也不遑多让, 反正申家的门槛都被这一担担沉重的嫁妆给磨平了三寸。
当日郭老夫人分别领着申国公夫妇、申锐夫妇,受新人敬拜。
待礼成之后,新娘们被送入各自洞房,新郎们在申钰的带领下,去厅堂里招呼客人,申锐则领着申国公,悄悄去旁屋拜见仁宗皇帝和昭定太后。
这两位主子也没多留,瞧了仪式,又喝了一杯新人们的喜酒,就悄然离去,不做多留。
喜房内,申家的妇人们,各自带着全福太太来新娘身边,继续完成剩下的仪式。
鱼令嫣这边来的是婆婆柔嘉县主,她可心疼令嫣腹中的孙子,哪里肯做全套,只虚办了一些场面事,便撤了排头,赶紧让下面端来一大碗热腾腾的排骨汤面,给令嫣解饿,怎么也不能饿着大孙子啊。
令嫣今日只吃了些点心,一直挨到现在,见到面条可谓是两眼放光,迅速干掉了这一大碗,吃完了还没吐,她舒服地摸着肚皮消食,不知不觉就睡了过去。
等她再醒来,已是日上竿头,洞房花烛夜竟然就这样睡了过去,更糟糕的是,新妇嫁来第一天,可得早起去拜见长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