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氏恍然,那位崔老夫人的母亲,可不也是王家的姑娘?世代联姻之下,崔王两家关系可不是一般的亲近。
便点了点头:
“是他家啊。也好。陆阁老家,确然该当前去拜望。和陆家人处的好了,将来于你仕途也必然大有助益。对了,我听说,崔家后辈也有上京赶考的,正在陆家借宿,你去瞧一瞧也好,说不定还是相熟的呢……”
何止是相熟?王梓云心知肚明,这会儿投奔崔家的,十成十是崔浩兄妹。
初时有些担忧,毕竟虽是年岁相差无几,王梓云却明白,相较于崔浩,他的学问可还差着些,真是考场上相遇,势必不如。
转念一想,又觉得自己有些杞人忧天了,毕竟崔浩那个病秧子,能撑得过春闱的话,早八百年就来京应试了。这会儿拖着个破败身子,又能干些什么?
有这般想法的自然不止王梓云一个。
崔琳琅这些日子也是忧心如焚。
那日过后,兄妹俩有志一同的不再提起王梓云,崔浩更是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温习书本上。
汪松禾之前,本是不欲再收弟子的,却在和崔浩畅谈一番后,极为爽快的把人收了下来——
相较于自己那个终日不苟言笑、比自己这个当老师的还像老师的弟子陆轩,性情温和的崔浩才是做人弟子的正确打开方式吗。
一门心思想着振兴崔家嫡脉,崔浩于读书上明显比陆瑄要下功夫的多。
这一下苦功不当紧,身体立马就吃不消了。
把个崔琳琅给担心的,亲自接手了崔浩的衣食住行,一切全不假手于人。
这一日一大早就起来,崔琳琅收拾收拾,就带了人准备出门。不料刚走出二门,迎面就碰上了王梓云。
王梓云也没料到进的崔府,第一个碰上的人竟然就是崔琳琅,愣了一下,立马换上一副笑脸:
“琳琅妹妹……”
“王公子还是叫我崔姑娘吧。”崔琳琅却是没有和王梓云寒暄的意思,淡淡点头,直接上了马车。
王梓云脸色登时有些难看,半晌哼了一声——当初被娘家人伤透了心,崔老夫人对崔浩兄妹又能有多少香火情?至于说陆阁老,听说对崔玉娘可也不喜的紧……
崔琳琅坐在马车里,拿衣袖盖住眼睛,有可能的话,真是这辈子都不想再见到这个人……
正自胡思乱想,马车忽然剧烈晃荡了一下,亏得是崔家特制的马车,崔琳琅才不致摔落车外,饶是如此,依旧从座位上跌落,重重摔在车厢里。
“啊呀——”有少年人的惊呼声在外响起,连带的还有一个少女的声音,“快瞧瞧车里的人怎么样了。”
昏昏沉沉中,车帷幔被人拉开,崔琳琅勉强抬起头,正瞧见一张秀美明丽的容颜。
崔琳琅初来乍到,自然不认得此人是谁,要是陆瑄见了,怕会欣喜欲狂,这对儿少年男女,可不正是蕴宁并袁钊霖姐弟?
两人从栖霞山庄回返,路上袁钊霖就拿了蕴宁心血来潮做的竹蜻蜓玩儿,不想一失手,那竹蜻蜓竟然飞出去,好险没扎到崔琳琅的马眼睛,马儿受惊之下,猛一尥蹶子……
看崔琳琅久久没有反应,蕴宁吓了一跳,忙要上马车,旁边的丫鬟这会儿也回过神来,看蕴宁两人穿着华美,心知是达官贵人家的公子小姐,唯恐自家姑娘吃什么亏,忙不迭报出陆家的名号……
“竟然是陆大哥的表妹吗?”袁钊霖也吃了一惊,转而懊恼不已,“阿姐,你快去瞧瞧这位姑娘怎样了?”
听两人的口气,分明是和陆家相熟的,崔家的丫鬟这才让开,蕴宁上了车,扶着崔琳琅坐好,待得把了脉,不觉蹙眉,这崔姑娘身子骨也太弱了吧?本不至于到这般地步,却不知何事忧思伤怀,两相熬煎之下,令得身体受损……
崔琳琅已是清醒过来,看到身边的蕴宁很是吃了一惊。
“头还晕着吗?”还是第一次见这般柔弱美丽的女子,对方又因为弟弟的缘故受了惊吓,蕴宁不免很是歉疚。
“已经好得多了。”崔琳琅强撑着笑了笑,方才隐约听见袁钊霖的话,知道对方和陆家交好,且又是无心之失,便不欲追究,“我无碍的,正好也想回去了,小姐有事的话,只管去办事便好。”
“那怎么行?”开口的却是袁钊霖,瞧了一眼崔琳琅,脸却有些发红,“方才是我不对,怎么也要去跟陆大哥道了歉才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