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氏一听也急了,“都是些什么人啊?”
“还不是原来认得的那些,再就是族里一些人,不过是想来沾点光罢了!”周泽似是不想多说。
袁氏闻言,便不再问,转了话题:“既然如此,就在东间那边看也是一样,一会儿我再让她们收拾收拾,倒是有些日子没在那儿了,以前你不也经常在那儿看吗?”
周泽抿了口茶水,方点了点头。
周明珊一直安静地坐在一边听着他们说话。
直到在正院用过膳又一起去了春晖堂请过安,方回了后院。
“姑娘,二表少爷又送东西来了!”素馨扎着手站在门口,在烛光的映照下眼底闪着莫名的神采。
“哦,是什么?”
“澄心纸,一套笔,还有一盒墨是双喜特别交代一定要指给姑娘看的!”说着便拿出一个雕花的匣子打开。
周明珊探头一看,里面整整齐齐得码着三块还散发着香味的墨块。
“呀……”看着盒子里的东西,她情不自禁叫了出来。
匣子里面长方形的墨块上面清清楚楚得标了几个大字,新安法墨、雪堂义墨和易水火墨,是前朝一个制墨名家流传下来的天琛墨中的三种。
对于周明珊这种能够写几笔的人来说,笔墨纸砚就是投其所好了,更不用说还是这样珍贵的东西。这天琛墨共有36种,周明珊已经收集了二十几种,一直舍不得用,想着什么时候能集齐了,也算是个纪念。不想,二表哥居然一送就是三种,而且有两种恰好是她没有的,这怎么能叫她不激动不高兴!
“快好生收起来,别碰坏了啊!”把玩了半晌,周明珊恋恋不舍得嘱咐素馨。
“是,姑娘,绝对不会碰坏一丁半点儿!”素馨的心情显然也很好,揶揄得看着周明珊,笑得促狭。
看来,父亲的高中让三房的下人莫名多了不少底气,这几日不断有人来贺喜送礼,四处都能听到下人们的议论声和说笑声,似乎整个三房都喜庆了不少。
不过,更令人吃惊的是,晚间请安的时候,居然见到了几乎从来不着家祖父兴远候。
一直到回了听闲居,周明珊还有些发怔,逮住一个人就问。
“侯爷怎么会突然回来了?”
“三爷高中这么大的事儿,侯爷当然也高兴啦!”素馨想得简单。
周明珊摇摇头,祖父一向不待见父亲,应当不大可能因为他高中就破例。
那到底会是什么事儿呢?
她百思不得其解。
------------
第092章 出游
翌日,周明珊刚到正院,便听到二表哥带着诱惑般的声音:“姑母,您是不知道,再没见过比那更让我佩服的,书法流动婉通……改日有机会,姑母定要去鉴赏一番!”
袁氏笑道:“听你说的这样好,倒把人的兴致勾起来了!”
声音温软轻快,听着便让人心里一暖。
周明珊顿时觉得心情也明快了些,笑盈盈得踏进正房。
“表哥在说什么呢?”
袁峥赶紧起身见礼,两人又让了一番才落座。
袁氏坐在一旁笑眯眯的看着。
“不是前些日子永照寺翻出来几块残石嘛,前儿去瞻仰了一番,居然真是秦篆正宗,连残本都有那样的气势,可见当初留书之人又是何等气魄!”袁峥应是真心喜欢,眼睛亮亮的,一副未能见识真容的扼腕模样儿!
永照寺的秦谒残石周明珊也听说过,相传是千年以前的一位名相相随出巡的皇帝所留,字体公正匀称,修长宛转,横平竖直,外拙内巧,疏密适宜,是不少文人墨客争相观瞻的风致之物。
可惜她也只是听说而已,一直未能亲眼得见,此时听袁峥说得这样好,便有些意动。
知女莫若母,见周明珊感兴趣,袁氏又存着一段心思,便提议道:“珊姐儿想去看吗?”
周明珊点头,她当然想,只是永照寺有些远怕是不太方便。
“正好娘那边有个陪嫁的庄子,要不你们去玩两天?”
原来袁氏当时出嫁之时,家里给了一座陪嫁的庄子正好在永照寺左近不远处。
听得有这样的便利,周明珊当然高兴,只看了看袁氏又有些泄气。上次她是借着去探望乳母的名义,地方也近,且还有表哥相陪,这次没有长辈带领,怕是出不了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