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之前袁氏在显国公府谈的那家人,是来京城述职的,原本以为这次能留京了,所以才会在京里打听儿媳妇,不想却是又被派了外任。
前几日袁氏派人去探问的时候,才得知那家人马上就要去赴任了,哥儿也要跟着,那家太太回说已经定了自己的娘家侄女儿了。
“这样也好,娘也不想你嫁得太远了!”
虽然话如此说,可袁氏脸上还是露出了深深的遗憾,似乎周明珊错过了一个很不错的人。
果然,只听袁氏又道,“那家哥儿只比你大一岁,去岁已经进了学,虽然没见过本人,不过看那位太太也是个端庄温和的,这样的娘养出来的哥儿肯定也差不了……”
周明珊有些好笑,暗自腹诽。
先说长相,说不定那位公子随了他父亲,是个丑八怪;再说品性,现如今规矩,男孩子大多是由父亲教养的,谁知道那位大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不过她还是不把这些话说出来了,免得袁氏念叨她,况且,不管人家相貌品性如何,这些已经都与她们无关了,就让母亲自在得发点牢骚罢!
危机解除,听闲居又恢复了往日的欢声笑语。
大丫头藏蕊和安嬷嬷亲自盯着各处收拾打扫,准备迎接贵客。
------------
第241章 祈福
四月初四,风清日暖,绿树枝头,香花遍野,四处一片生机勃发,莫名地让人心情大好。
袁氏起了个大早,今儿周泽不休沐,只有她们女眷去庙里。
周明珊也早早到了正房。
一身醉枝海棠纹样儿的褙子,还没上妆的脸色稍显苍白,两颊也比前段日子瘦削,这段时日的大病终究是让袁氏消耗很大。
整个人看着精神状况还不错。
周明珊本来不想去,可一来她担心袁氏的身体,二来她也不想整日被关在二门内不见天日。
袁氏也是这个意思,所以娘儿俩就决定一起去了。
娘儿俩,亲亲热热地开始用早膳,碧梗米粥,小笼包,水晶蒸饺,金丝千层饼……各色早点摆了满满一桌子,都是周明珊爱吃的。
没等用完,罗姨娘、周明玲和周明琪也到了。
既然带了周明珊,袁氏就决定把六姑娘和七姑娘也一并带上,毕竟名义上这两位也都是她的女儿,婚事也得她来操心。
这会儿她忙着周明珊顾不上她们,有机会带着出去见见世面也算是尽了她嫡母的一份心。
再者,周泽昨日也提了要带上周明玲和周明琪,她不想因为这种小事和他起隔阂。
“你们姐俩用过早膳没?没用的话就坐下来一起?”
周明玲和周明琪行了齐齐摇头,“谢谢母亲,打扰母亲和四姐姐了,女儿已是用过了!”
许是罗姨娘早有交代,周明玲也知道今日收敛了不少,自从进了屋就一直低眉顺眼的。
不紧不慢用过膳,袁氏梳好妆,便开始交代她们一些注意事项。
“隆福寺是大寺,虽然我们去的后院,可也保不准会有闲人,所以到了那里不要乱跑,身边不能离了人……”
正说着,大舅太太顾氏也到了。
袁家人这次来原本是打算住到十字胡同的,不过经不住袁氏苦求,便答应在侯府住几日再搬回十字胡同。
“大嫂早啊!”
袁氏赶紧迎上前去,周明珊姐妹三个也上前行礼,“大舅母!”
“好了,都是自家人这么客气做什么!”
顾氏两手一张,把她们姐妹几个都拦住,还对着袁氏嗔怪了一声,“妹妹也真是的,每次都这么见外,我都不敢再上门来了!”
袁氏抿嘴而笑,两人相携进了内室。
等都收拾好了,一群人浩浩荡荡得去了隆福寺。
隆福寺在东郊,在京师也是声名远播,和慈恩寺齐名。
穿过人潮拥挤的街道,出了东华门又走了大概半个时辰便到了隆福寺所在的山下。
隆福寺建在半山腰,从山下到寺门前有一条长长的大理石道,据说总共有几百阶,传闻心诚之人一步一叩首走到山门的话,便能心想事成。
对于这些传闻,周明珊不过置之一笑。
与其把希望寄托在这些虚无缥缈之事上,还不如靠自己拼搏一把,方不后悔。
这也是她前世一直不信佛的原因。
等到了隆福寺,日头已经升到半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