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当然感激,不过她也有自己的打算。
她想先站稳脚跟,然后再谋个女先生的位子,好歹也能养活自己。
不料,还没等找到合适的人家,显国公穆威定亲的继室,吕家那位姑娘就打上门来了,说是她一个无亲无友寄人篱下之人居然忘恩负义,没脸没皮要鸠占鹊巢……
李氏本也是性傲之人,要不然也不可能在经历如此波折之后还能坦然度日。
受了如此刺激,为证清白,她一时激动便绞了头发去老梅庵做了姑子,等徐太夫人知道去接她之时,她已然剃度并表示从此绝了尘缘。
那会穆煜廷年纪还小,不过他生母先显国公夫人打理家事繁忙之时,有时便会把他交给那位李姨照顾,所以他对净善师太一直存着一份敬意。
去年周明珊去老梅庵找吴大有之时,穆煜廷正好也去看望净善师太李氏。
巧合的是,净善师太也认识杨昭惠的母亲,而兴远候府的家庙正好就在老梅庵山下梨花村的后面。
杨昭惠被关到家庙之后,有一次无意中碰到净善师太,从此便开始频繁走动,看守她的人见她只是去老梅庵,便也不多加阻拦。
时日久了,老梅庵的人都知道杨昭惠是净善师太的旧友之女,对她就分外客气些。
上次周明珊被掳走,就是杨昭惠买通了老梅庵后厨上的灶娘。
先安排自己的丫头假传消息让那个小尼姑把她骗到净善师太屋里,待她昏迷之后丫头给她换上杨昭惠平日的衣衫,再由那位灶娘把她背下山,即便有人看到了,也可以假托是杨昭惠身子不舒服蒙混过关。
当然,这里面也少不了她的那位好“五叔”云沉的“帮忙”。
兴远侯周建城对这个最小的儿子心有歉疚,便把家庙附近的一片庄子地契全都给了云沉。
云沉本就对杨昭惠有些爱慕之意,只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他就不想再待在京城了,临走之时把地托给杨昭惠打理,还给她留了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这也是杨昭惠的钱、迷药等物事的来处。
穆煜廷最近就是在调查这些事。
“她毕竟也是苦命之人,此次也是有心算无心,那会她根本不在庵里……”
说到净善师太,穆煜廷的言语中颇多开解之意。
周明珊当然不介意,认真说起来,净善师太也是受害者。
再说她也相信,以净善师太的为人,应当不至于真的去算计她这个才见了几次面的陌生人。
“我告知你这些事,就是想要你明白,该报的仇已经报了,你不该再悲春伤秋……”
穆煜廷走了,绵绵的细雨中他的背影越来越模糊,可他说的话却像滚烫的烙印一般留在了她的心上,直叫她那颗已经死寂多日的心恢复了不少活力。
“祖母原本打算叫你在热孝中过门,不过被我拒绝了……你年纪还小,也不差这两年……不过你放心……”
最后那一句“你放心”一直在她耳边回荡。
她不知道是否如自己猜测的那般,也不知道穆煜廷是否真的明白她的担忧,不过这句话确实抹去了她对守孝三年才能成亲的惶惑。
可若是真如徐太夫人所言,在热孝中成亲她也是绝计不愿的,母亲尸骨未寒,再说宁姐儿还小,她不能在这个时候离家。
幸好,穆煜廷懂她!
转眼,秋风日紧,冬日的脚步也渐渐近了。
周明珊收拾好心情,每日关门闭户守孝,闲暇时不过是看书练字或是带着宁姐儿。
宁姐儿多日见不着母亲,一直哭闹不休,周明珊没办法,只得把她搬到了自己的厢房,日日夜夜陪着她,如此过了大半个月才好。
绿萝在苦苦熬了两日两夜之后终于生下了个儿子。
周泽欣喜若狂,翻了半天典籍,起了个名字叫做周明琢,取“玉不琢不成器之意”,毕竟这是三房的长子。
虽然在袁氏的孝期,满月酒不能大办,就在家里摆了两桌,不过三爷周泽脸上的笑容却是一直没断过。
袁家除了袁文忻,其他人不是上任,就是已经回了山东。
也不知袁文忻是故意的,还是装作不懂,居然什么都没送,就大喇喇地上门来了。
第289章 谜底
周泽请他去坐席,他却以孝期不能饮宴为由拒绝了。
周泽一张脸顿时青了白,白了又红,瞪了袁文忻好久才气哼哼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