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很忙_作者:元月月半(400)

  弘曜:“额娘明儿不去五姑姑那里?”

  “不去,后天再去。”太子等孩子们出去,把石舜华抱到凉席上,给她盖上丝被,起身往康熙那边去。

  康熙听到侍卫禀报,直接宣太子进来。

  不出太子所料,胤禛和胤祥也在,便问:“今天到底出什么事了?太子妃像打了一场硬仗。”

  “二嫂什么都没说?”胤禛问。

  太子很是无奈地说:“吃着饭吃着饭睡着了。”

  胤禛和胤祥也是刚来,散开的头发都还没干。胤禛怕太子责怪石舜华,就先说三公主府上的奴才多么懒散,瞧着太子变脸,康熙气得直喘粗气,又说额驸噶尔臧有个庶子和庶女,庶子只比他的嫡子小两岁。

  啪嗒一声,胤禛抖了一下,循声看去,方几上的茶杯被康熙拍碎了。

  胤祥见状,跟着说:“二嫂当时险些气晕过去。”随即才说怎么处置的,末了不忘又提一遍,“对噶尔臧的庶子和庶女,二嫂没打也没骂,只是让他们看到满院子血流成河。”

  “太子妃做事向来周全。”康熙脸色稍缓,对石舜华的做法非常满意。噶尔臧的庶子也是杜凌郡王的孙子,真对稚子动手,显得皇家小气,噶尔臧心里有怨言,也敢到处跟旁人说皇家欺负人,“太子,替朕给内务府写信,命内务府即可把老三那里缺的奴才补上。”

  太子接过康熙的私章,起身走到御案边。

  胤禛问:“杜凌郡王那边呢?汗阿玛。”

  康熙:“公主府的奴才懒散,是老三自己的事,怪不得别人。朕只能跟他说说噶尔臧对老三的态度。”长叹一口气,顿了顿,“老三要是有你二嫂一半的魄力,哪用得着朕出面找杜凌那个老东西。”

  “汗阿玛,您是嫌儿臣的庶子少?还是觉得儿臣被太子妃管的死死的?”太子突然开口。

  康熙一愣,没反应过:“朕说噶尔臧,什么时候说你了?”

  “您说二嫂厉害。”胤禛提醒道,“自从二嫂嫁给二哥,太子二哥没纳过庶福晋,东宫那几个侧福晋也没给二哥添个一男半女。”

  康熙恍然,继而皱眉:“瓜尔佳氏没嫁给太子,东宫那几个女人也没生出来。对了,李佳氏是生了俩儿子,要不是太子妃照看的用心,两个儿子她也养不活。保成,你是不是看中什么人了?”

  太子很想翻白眼,我是怕你老人家多想:“您刚说太子妃有魄力,儿臣怕你觉得儿臣跟三妹一样。”

  “你和她——”康熙停顿一下,“还真差不多。”

  胤祥“扑哧”笑出声:“的确差不多。二嫂厉害的名头,就是早年惩治孙嬷嬷那次传的众人皆知。”

  “闭嘴!”太子脸色爆红。

  康熙睨了他一眼:“朕觉得十三没说错。好了,刚才说到哪里?”

  “杜凌郡王。”胤禛说,“儿臣觉得您就算拉着杜凌郡王彻夜长谈,也不见得有用。”

  康熙挑眉:“你有主意?”

  “儿臣一时还没想出来。”胤禛道,“儿臣和十三弟用饭的时候,合计过三姐再受委屈,就跟噶尔臧和离。可是三姐的性子软,面皮薄,无论嫁到哪里都不会比现在好。再说了,她和噶尔臧还有个孩子,她也放不下。”

  太子放下毛笔,等着墨迹晾干:“这有什么好烦的。回头咱们到京城,往这边增派点兵力,杜凌郡王一家得把三妹供起来。汗阿玛若是舍不得那点军饷,这个钱儿臣出。反正太子妃赚的银子除了平时送礼,也没地方用。”

  “朕差你那点钱?”康熙这几年安逸惯了,能不动兵就不动兵,心事被太子说中一半,不禁瞪太子一眼,“这事不得外传。”

  胤禛见康熙恼羞成怒,忍着笑:“儿臣知道。”

  “写好了,汗阿玛要不要过目?”太子起身问。

  康熙摆摆手。太子立刻把信装到信封里,递给梁九功:“连夜送出去,三妹那里等着用人。”

  翌日,早上,石舜华醒来,嗓子果然说不出话来。

  弘晏、弘曜和弘暖、弘晗兄妹知道石舜华没生病,喝点润喉的东西明日就能痊愈。弘晅不懂,窝在石舜华怀里,一会儿摸摸她的嗓子,一会儿喊一声“额娘”,恐怕中间隔太久,他额娘再也说不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