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很忙_作者:元月月半(471)

  “去金银楼挑个扳指,就说我送你的。”石舜华开口道。

  胤祯一喜:“谢谢二嫂。”当天下午就跑去金银楼挑玉扳指。不过,也没忘记找人查安亲王一脉。

  康熙以前对安亲王一脉十分优厚,为了安抚安亲王一脉还把郭络罗氏这个孤女嫁给胤禩。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安亲王一脉的有些子弟便仗着康熙恩宠,近些年行事愈发猖狂。

  胤祯知道玛尔珲不太好动,又怕打草惊蛇,便没直接查玛尔珲兄弟,更何况这几人还是索额图的外甥。

  于是胤祯就挑软柿子,事实上还是软柿子好捏,没费多大力气就查出一叠有用的东西。

  九月十三,胤祯带着东西去东宫:“太子二哥,有几人跟赫舍里一族交往甚密,你动安亲王府的人,可能会自断筋骨。”

  “假如你身上得了疮,太医说要想根治必须割掉一块好肉,你是治还是不治?”太子反问。

  胤祯提醒道:“您身上可不止这一个疮。再过几年很有可能千疮百孔。”

  “不需要你提醒。”太子没好气道,“孤知道孤在做什么。”

  胤祯笑道:“瞧您急的。我原本以为你是真看玛尔珲不顺眼,后来想起你跟我说的话,您不知道汗阿玛放权是故意还是真有此意,干脆挑个不顺眼的试探汗阿玛?太子二哥,我猜对了吧。”

  第161章 置身事外

  太子看着胤祯, 一副为他好的模样:“有句话不知道你听没听说过,十分聪明使七分, 且留三分给儿孙。”

  “……”胤祯张了张嘴,“书房里没外人,我也不会到处说——”

  太子打断他的话:“你确定你不会到处说?”

  “我又不是傻子。”胤祯脱口道,“这里就咱俩, 我才把心里话说出来。”

  太子:“你是不傻, 特别聪明。赶明儿几杯黄汤下肚,还能管住你这张嘴?”

  胤祯语塞。

  太子睨了他一眼:“你刚说谁跟赫舍里一族的人交往甚密?”

  “玛尔珲的几个堂侄子。”胤祯把他查到的东西全部摊开, “玛尔珲大概知道您不喜欢他,这几年比以前收敛多了。他惹出的事都是早些年的,如今再翻出来就显得过于刻意, 所以我才只查他们家的小辈。”

  太子坐直看了看:“欺凌百姓, 强抢民女, 赌钱斗殴?你没查错?”

  “二哥为何这样问?”胤祯不解。

  太子拿着扇子指了指摊在案几上的纸:“他们都是宗室子弟。”

  “看来您对宗室子弟误解颇深呐。”胤祯叹息道。

  太子:“孤是知道八旗子弟近年来越发骄奢淫逸, 但是宗室跟八旗子弟不同。”

  “没什么不同。”胤祯道,“八旗子弟包括宗室。这几个还算是好的, 起码能文能武,不至于一无是处。更多的是游手好闲, 混吃等死。”

  太子微微颔首, 赞同胤祯的话,“这一点孤知道, 你四哥安置穷困潦倒的八旗兵丁的时候跟孤说起过, 孤本以为宗室会好上许多。”

  “宗室比其他人更猖狂。”胤祯道, “他们整天无所事事,仗着家中长辈地位显赫,还喜欢惹事生非。听说有些去海上谋出路,到海上待几天就闹着要回来。回来后继续斗鸡走狗,搅得京城百姓见着他们都绕道走。”

  太子:“你四哥说把他们赶出关外——”

  “这个主意好啊。”胤祯眼中一亮,话说出来顿时意识到,“不对,四哥什么时候说的?”

  太子:“跟孤闲聊的时候。这事在汗阿玛那里行不通,你就别多想了。”

  “你问过汗阿玛?”胤祯问。

  太子看他一眼:“你了解汗阿玛还是孤了解汗阿玛?”

  胤祯呼吸一窒,大着胆子瞪他一眼:“这几个人怎么办?”

  “使人把东西交给宗人府。”太子道,“自会有人耐不住火上浇油。”

  胤祯:“二哥的想法极好,可是谁敢接这个?”

  “交给戴铎。”太子道,戴铎以前在翰林院,孤叫你查安亲王一脉时跟汗阿玛说过,把戴铎调往都察院。汗阿玛知道张家兄弟跟戴铎关系好,张家兄弟是孤的人,汗阿玛猜到戴铎是孤的人,想一下就同意了。”

  胤祯大喜:“汗阿玛允许你提携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