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很忙_作者:元月月半(492)

  当年阿箫教东宫的太监识字时,张起麟也跟着学好些日子,知道纸上写的什么,便十分肯定,跟康熙说没有弄错。

  康熙抽出第二张,看到上面给大儿子胤禔挑的四个格格,家世一个比一个低,不禁感慨,太子妃真是喜恶分明。

  “皇上,您的意思?”张起麟小心翼翼的问。

  康熙:“朕没别的意思。”随即吩咐梁九功宣翰林学士起草诏旨。

  胤禩除了向康熙禀报政务和给他生母、养母请安,无事不入禁宫。但架不住他和弘晋关系好,找人传个话弘晋就出去了。

  选秀之初,胤禩曾问过弘晋,他的侧福晋是康熙选还是太子妃选。弘晋很肯定的说他嫡额娘做主。以致于胤禩是除了东宫一众人,唯一知道真相的人。

  弘晋是个老实孩子,这边告诉胤禩,转身就去向石舜华禀报。石舜华本以为胤禩上午就会来找他,等到下午有点出乎石舜华意料。

  “那两个侧福晋不满意?”胤禩进来,石舜华就问。

  胤禩苦笑:“二嫂,她俩都是镶黄旗,家中长辈还都是汗阿玛极为倚重的人,有点不合适啊。”

  “汉军镶黄旗,不是镶黄旗。”石舜华提醒道,“难道你不想要两个出身高的儿子?”

  胤禩叹气:“这样一来我的嫡福晋就,就——”

  “就什么?”石舜华明知故问,却没等他开口,“如今已经昭告天下,你想改也没办法。不过,有一点你可放心,施世纶的庶女身子骨很好,只是相貌平平。年遐龄的闺女长得挺好,身子骨有点弱,她俩一个负责美,一个负责生,我考虑的妥当吧。”

  太子笑道:“老八,快快夸夸你嫂子。”

  胤禩一惊,循声看去,只见北边窗户边的榻上躺着一人,颇为惊讶:“太子二哥,你,你怎么在这里?”

  “今儿无事。”石舜华道,“八弟放心,这俩姑娘老实也是真老实。”

  胤禩不信:“二嫂,你只见过两次。”

  “我见过一次就能看出那人的本质。”石舜华道,“施家家风极好,后院相对来说很干净,施世纶的这个庶女纵然有心计,在施家也没她施展的地方。嗯,属于纸上谈兵那种,别那么紧张。”

  胤禩扶额:“不是弟弟紧张,年遐龄的闺女虽然是庶出,但年家——”

  “年家门第高?”石舜华道,“可她也是庶女。我找人查过,年夫人有俩儿子,阖府上下又想要几个姑娘,年夫人四十多岁实在生出来,便给年遐龄挑几个妾。

  “年夫人瞧着这个姑娘长得好,一出生就抱到跟前当成嫡女教养,便是留着日后把她送进宫。不过,年家的这个姑娘资质一般,心机还不如施世纶的闺女。”

  石舜华说到资质一般时指了指自己的脑袋。

  胤禩想笑:“二嫂,心机深沉在您面前也施展不出来啊。”

  “你的意思我心机深沉?”石舜华问。

  太子嗤一声:“老八明明不是这个意思。”说着,坐到石舜华旁边,指着有些凌乱的头发。

  石舜华起身走到他身后,把太子的头发散开重新梳,一边给太子梳头一边问:“你福晋又闹了?”

  “没有。”胤禩瞧着眼里只有头发的石舜华,心中颇为羡慕,“她嫁给我有九年了,今天看到她哭红了眼,我心里不大好受。”

  石舜华:“八弟,说好听点你重情重义,说难听点你妇人之仁。你不是没给过郭络罗氏机会,是她不知道珍惜。

  “幸而玛尔珲兄弟几个被你二哥整治老实了。不然,这个时候你就不是来跟我说两个侧福晋家世太好,而是在府里劝安亲王福晋别哭。”

  太子打个哈欠:“老八,江南盐课和漕运你了解多少?”

  “这,我只听说过一点,不怎么了解。”胤禩不知太子何意,小心措辞,“太子二哥为何突然提起盐课和漕运?”

  太子道:“孤以后想动动这两块。盐课和漕运上面的人是又狠又滑,你这个样子孤以后真不敢把事情交给你。”

  “二哥,我,我……”胤禩激动地不知道该说什么,他从未想过太子这么器重他。

  太子抬了抬手,呲一声:“轻点!”

  “谁让你乱动的。”石舜华拍拍太子的肩膀,“说话用的是嘴,不是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