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亲家的小娘子_作者:荔箫(472)

2018-06-11 荔箫

  叶蝉便将崔氏请了进来,她原以为崔氏一定会带着宜翁主,然而并没有。

  崔氏跟她说:“妾身觉得,宫里的事,离她远些也好。再说东宫这地方……”

  她苦笑着噤声,叶蝉便也明白了她的意思,就不再多问了。

  对于东宫里这点事儿,崔氏着实是了如指掌。当晚,她就跟叶蝉一起翻了翻新调来的宫人的典籍,注意到宫女们都年轻,便跟叶蝉说,想住得离孩子们近一些。

  “孩子们?”叶蝉微怔,继而讶然恍悟,“你是怕她们想飞上枝头,所以……”

  她也想过这个,但她想的是,可能会有“志向远大”的宫女打谢迟的主意。

  崔氏轻笑:“殿下专宠,谁不知道?再说太子只有一个,身份又尊贵,想凑到跟前不是那么容易的。皇孙们就不一样了,七八岁的、十一二岁的,都已到了对这些事好奇的年纪。若能挨上他们,再碰上个心慈手软的太子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可不一生荣华都有了?”

  ——这种事,崔氏亲眼见过,不过不是发生在元晰身上,是在进来给元晰伴读的宗亲的身上。

  当时二王三王各有异动,陛下就召了一批宗亲进来给元晰伴读。他们名为伴读,实为质子,有不少都比元晰大好多。于是就有小宫女动了心思,日日对这些皇亲国戚嘘寒问暖的,后来她出来罚了一批人,才压住这个风气。

  于是当晚,崔氏就住到了离孩子们很近的宫室里去。孩子们对她有点好奇,就都跑过去看她。

  崔氏见到他们就笑了:“元显元晋都这么大了?再过几年,采选的时候就要为你们留意了。”

  元显元晋都对她有印象,心里更是一直想着元晰哥哥。可是被她这么一打岔,两个人的脸就都红了,元显憋了半晌才挤出一句:“阿宜还好吗……”

  “好着呢。”崔氏噙着笑点点头,接着又道,“你们吃宵夜没有?要不要在伯母这儿一起用?”

  元显元晋不想给她添麻烦,但架不住元晨先一步鼓着掌蹦蹦跳跳地说好,崔氏就叫宫人去端了宵夜进来。她这里的宵夜自然是按她的口味备的,孩子们要一起吃,也只能临时多端一些进来,来不及重新做。

  一群男孩子于是吃玫瑰糯米饼吃得满口花香,那味道倒不腻,但是萦绕不散。想吃点别的冲淡一下这个味道吧?另一道宵夜是茉莉花炒鸡蛋。

  这个吃法,他们还真没见过。在他们的印象里,茉莉花只能用来泡水或者酿酒。

  元晨纠结了半天才夹了一筷子来吃,细品了品,味道还不错。

  鸡蛋的咸味淡淡的,茉莉花的清香也淡淡的。

  然后他就一边吃一边呢喃:“伯母爱辣手摧花……”

  “说什么呢!”元明在他头上一拍,“怎么学个新词就瞎用!”

  崔氏看得忍不住地笑,边笑边往元晨的白粥上又放了一块炒鸡蛋,然后绷一绷脸说元明:“不许打弟弟的头,要打傻了!”

  元明哼了一声:“傻点好,他啊,就是太鬼机灵了!”

  哎……

  崔氏心里笑叹,暗道这兄弟几个真可爱。同时,她又忍不住地想到了元晰。

  元晰很少有这样活泼快乐的时候,那是她心里的一个结。

  一屋子人一起说说笑笑地用完了宵夜,崔氏就让宫女们送他们出去了。几个宫女都是东宫里新拨进来的人,只有一个任氏是她从宫外带进来的。目送她们出去后,崔氏就气定神闲地在屋里等了起来,片刻之后,任氏独自回来,低眉顺眼地福身禀说:“大多都还算乖巧,起码当着奴婢的面没敢做什么。就有一个叫翠柳的,进屋时看见二公子案头笔墨未收,主动上去帮忙收拾了起来。”

  几个孩子都还没有自己的封位,东宫里就还是按在府里时称他们“公子”,二公子指的便是元晋。

  崔氏笑了一声:“她多大?”

  任氏躬身回道:“十三岁。”

  崔氏点了点头:“先赏十板子,把宫女们都叫过来看。押到我院子里来打,免得惊了孩子们,但打完记得禀太子妃一声。”

  崔氏说完,淡淡地看向窗外。她看到那个翠柳很快就被押了进来,别的宫女也很快瑟瑟缩缩地都进了院儿。翠柳显然还没挨过这种罚,刚被押上条凳便已嚎啕大哭了起来,撕心裂肺地朝她喊道:“夫人,奴婢不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