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亲家的小娘子_作者:荔箫(525)

2018-06-11 荔箫

  这个恩典便是各家可以筹钱赎人,而且明码标价,亲王三十万两,郡王二十万两,侯十万两。

  但是,赎人可以,涉案的这些人出狱之后爵位要降一等,食邑也都要减。

  除此之外,以后爵位也不再世袭罔替,改回先前传一次降一等的规矩,以儆效尤。

  当然了,不赎也行。凡事不赎的,来年秋后问斩,爵位就此废黜,家眷均贬为庶人。

  ——一时之间,自然各府都忙着筹钱。不筹钱不仅要丧命,还要彻底失了爵位,可不是只能筹钱吗?

  而且还没人敢走门路求情。娈童这种事,不仅有违律例还丧尽天良,说起来那是人神共愤。再说九五之尊都气成这样了,去求情不是找死吗?

  于是三天之后,户部就来禀说收到了第一笔罚银,是一个郡王府上缴的。二十万两,分文不差。

  然后叶蝉就看谢迟喜滋滋地在榻桌上拨弄起了算盘,开始算大家都缴了罚银后,国库能收到多少钱。

  “五百七十万两。”谢迟打完算盘之后神清气爽,“可以把河南所需的赈灾款拨下去了,还能结余不少。”

  “……”叶蝉服了气了!

  她顺着他的话夸赞道:“可不止五百七十万两,还都降了爵呢,来年也都能省不少钱。以后再传一代降一次,就省得更多!”

  “是。”谢迟悠长地吁了口气。

  在这整个过程里,都没有人敢说一句这么办不对。这个口子一开,那件他筹谋已久的事便也可以顺着办起来了。

  不过,他要尽量减少震荡。最好能让宗亲们自愿放弃世袭罔替,省得朝中闹得血雨腥风。

  这当然没有那么容易,但这两年里,他也琢磨得差不多了。

  是以在寒冬腊月的时候,皇帝突然下了一道诏书,昭告天下。主旨总结起来就两个字:哭穷!

  诏书的大致内容就是:入冬了,百姓不好过啊。还有几处受了灾,朕十分心痛。

  朕前几天睡不着觉,出城看了一看,见洛安城外饿殍遍地,百姓衣不蔽体,佃户卖儿卖女,哭声延绵不绝。

  朕也跟着哭了啊,朕已经三天三夜没合眼了。想到天下苍生这样凄苦,朕觉得自己对不起列祖列宗。

  呜呼哀哉,朕真的痛心疾首!

  ——诏书一下,在宗亲们摸清皇帝的心思之前,民间就已经有了汹涌的回应。

  文人们说,是的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百姓们说,没错啊!断粮的时候我们不止吃树皮,有时候连土都要吃!收成差些的地方,哪个村儿没出过卖儿卖女的事情?我们的日子真的不好过!

  然后文人和百姓还都说:陛下您圣明——!

  这种呼声从腊月一直持续过了年关。于是二月二龙抬头的时候,真龙天子他终于抬起头说了:“我们议一议世袭罔替的问题,众卿看行不行?”

  第184章

  椒房殿后头的宫人居住的小院儿里,夏繁歌正躺在床上闷闷不乐。

  一晃眼,她到皇后娘娘跟前侍奉,也有小半年了,可她着实不太喜欢这个差事。

  怎么说呢?单就理智而言,这确实是个好差事。近前侍候的女官宫女都不做什么重活,平日里能得的赏赐还比在小厨房多,皇后娘娘待人又好,从来不拿宫人出气。

  可是,大约是因为她是皇长子开口调进殿的缘故,几位作为待选皇子妃进来的女官,是看她非常不顺眼的。

  尤其是陈氏。夏繁歌时常觉得,如果目光能伤人,她大概已经被陈氏剐得体无完肤了。素日里的排挤自然也是不少的,可陈氏的身份又比她高,她也只能忍着。

  因为这样的原因说不喜欢这差事,外人听来或许都会觉得可笑。可这样的日子真的太难过了,她和女官们低头不见抬头见,每天都过得心神紧绷。

  所以,夏繁歌愈发觉得,自己宁可回小厨房干活去。小厨房有些脏活累活有什么要紧?至少没人视她为敌啊!

  夏繁歌兀自出神间,几个出去闲散的女官也折回来歇息了,陈氏尖刻的声音便传了进来:“这趟去避暑,那夏氏最好是别去,免得碍眼。”

  话声未落,房门猛地被推开,褚氏满脸不快地进了屋,又啪地拍上了房门。

  褚氏闺名堇宸是五个女官里年纪最小的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不跟夏繁歌较劲的。她原来的同屋几个月前犯了错被送回了家,夏繁歌来后便正好住了进来——也幸亏是跟她住,不然繁歌的日子准定更不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