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是女郎_作者:罗青梅(186)

2018-06-06 罗青梅

  还记得成亲的那一晚,新房冷清清的,崔家家道中落,他上京时并没带多少银两,婚宴办得简单,前来贺喜的左邻右户散去后,喜娘说了几句吉祥话,扣上房门,只剩下夫妻二人独对,红烛烧得滋滋作响。

  她心跳如鼓,手心里潮湿一片,悄悄抬起眼帘瞥身旁的他一眼。

  一片喜气洋洋的红彤彤中,他身着青绿色婚服,眉目如画,刚吃过酒,双颊微染醺色。

  他真好看啊!这么好看的人,应该会是个好夫婿罢?

  她胡思乱想,心跳得更厉害。

  他亦垂眸看她,目光淡淡的,神情平静,一点不像一个娶得娇妻的新郎官,唇角仿佛是微微勾起的,又好像没有。他双唇丰润,不笑的时候嘴角也有一点微微上翘的感觉。

  直到如今,傅云英也不确定他当时到底是不是在笑。

  只记得他清亮的眼眸,烛火映照之下仿佛有盈盈水光闪动。

  她低下头。

  作者有话要说:

  会试是全国统一的,所以出现重复考题的可能性不大。

  童子试和乡试就不同了,全国那么多地方,几年考一次,出题的范围就那么大,还要划掉一部分不适宜出现在考场的内容,学生又可以自由选择一经答题。一经出来出去也就几百道题目。

  古代就这样靠猜题和背诵剿袭时文而高中的人还真有不少。

  甚至明朝万历年还有人靠背时文考中进士了,从头到尾默写一个字都没改。

  …………

  考官们也发愁啊,有些考官随便从书里挑出没有关系的句子凑成考题,逼得考生们脑洞大开,不仅硬是要找到两者之间的关系还得写一篇慷慨激昂的文章来分析,比现代高考阅读猜作者在想什么要难多了。

  第61章 废后(捉虫)

  陈葵等人踟蹰不敢上前之际,范知府走了过来,靠近崔南轩身侧,附耳低语几句。

  崔南轩眉头轻蹙,淡淡扫一脸期待敬慕的陈葵几人一眼,转身步下石桥。几个长随打扮的人不知从哪个角落里钻出来,簇拥着他离去。

  他们一行人直接出了姚家大门不见了,生员们还站在原地望着门口的方向发怔。

  微风轻拂,树影婆娑,刚才的优雅风流仿佛只是他们刹那间的幻觉。

  傅云英目不斜视,抬脚从窃窃私语的赵琪和赵叔琬身边走过。

  傅云启眨眨眼睛,下意识跟着迈腿,亦步亦趋紧跟着她。

  最前面的陈葵恍然回神,回头和众位生员相视一笑。

  “虽未能说得上话,能一堵崔侍郎风采,也是我们三生有幸啊。”

  …………

  姚文达和赵师爷正在吵架。

  靠着松软大引枕而坐的姚文达气喘如牛,面色发白,指着赵师爷含含糊糊说着什么,不必听就知道不是什么客气好话。

  赵师爷坐在病榻前吃茶,头也不抬,一句句顶回去,声如洪钟,中气十足。

  姚文达气得倒仰。

  走到门口的陈葵等人面面相觑,进也不是,不进也不是。

  他们好像是来探病的吧?赵师爷怎么和病人吵起来了……

  众人心中暗暗发苦,这要是把姚学台气出个好歹来,姚家人应该不会找他们赔命吧?

  “来了,进来!”

  理直气壮激怒病人的赵师爷听到生员们的嘀咕声,扭头朝陈葵招手。

  陈葵收起脸上的不赞同之色,走了进去。

  生员们嘘寒问暖,态度恭敬。

  后辈在场,姚文达神色略缓和了一些,和陈葵说了几句话,不知怎么又不耐烦了,摇手哄他们出去。

  陈葵素知姚文达的脾性,倒也镇定,“万望学台好生保养。”

  一行人又退了出来。

  赵琪拿我行我素的赵叔琬没办法,把她拉到一边,劝她回去:“我们一群半大后生在这儿,你一个女孩子凑什么热闹?仔细堂姑姑骂你!姑母为人严厉,你好好跟着姑母学画,别当还是在家里,人人都让着你。”

  赵叔琬皱眉说:“表兄看到崔侍郎之后就把我和八哥给忘了,我怎么回去?原本说好一起去裱画铺买鹅溪绢的,堂姑姑的画要装裱,表兄说要亲自帮堂姑姑选花样,他不在,我和八哥不好做主。”

  “下次去不就行了?”听了她的话,赵琪暗暗松口气,他还以为赵叔琬是为了接近傅云才故意留下来的,“你和八弟先回范府,崔侍郎是京官,表兄身为地方官,自然要听他差遣,难道表兄还能为了你和八弟撇下他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