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是女郎_作者:罗青梅(216)

2018-06-06 罗青梅

  他说着说着,忽然意识到自己不小心把以前欺负苏桐的事说出来了,笑容凝结在嘴角,脸色僵硬。

  “你们欺负过苏桐?”傅云英眉头微微蹙起。

  傅云启搔搔脑袋,尴尬道:“那是好久之前的事了……桐哥不是咱们家的人,先生和二哥老夸他,其他人不服气。我没打他!我发誓!我只是听四哥、五哥他们的话,在旁边帮着望风……”

  他说话的声音越来越低,埋下头绞着双手,低声喃喃,“那时候我不懂事嘛……后来我给桐哥道歉,他原谅我了。”

  不必傅云启细说,傅云英猜得出当时发生了什么。

  一个一无所有投奔亲戚的少年,寄人篱下,风头太过盖过所有傅家子弟,傅家少爷们看他不顺眼,冷言冷语甚至于动手打他……

  难怪苏桐始终对傅家人若即若离,既感激二哥,又总想着取代二哥。

  也难怪端午那天苏桐救了傅云启和傅云泰之后,兄弟俩会那么感激他。

  昨晚他是凑巧被家人叫走了,还是听到风声故意避开的?

  他是不是对同样身为傅家人的自己抱有敌意?

  钟鼓声咚咚响起,傅云英恍然回神,撂下昨晚的事,低头系好腰间丝绦,出了房门,“先不说了,别误了早读。”

  …………

  东斋课堂,学生们陆陆续续到齐,在各自堂长的带领下,踏入庭院。

  傅云启频频抬头,审视目光频频射向走在最前面的杜嘉贞。

  学生们按照甲、乙、丙、丁四堂的队列站好,视线投向正房前连接台阶的高耸的月台。

  教授们走到高台处,环视一圈,摆摆手,示意学生们安静。

  学生们停下打闹,说笑声慢慢静下来。

  忽然嗡的一声,前面的学生骚动起来,议论纷纷。

  高台上,其他教授分列左右,当中一人两鬓斑白,迎风而立,正是山长姜伯春。他戴儒巾,穿一身墨色大襟宽袖道袍,目光扫过台下的学生们,面容丰润,嘴角带笑。

  今天并非山长主讲之日,姜伯春平时很少现身早读,今天怎么来了?其他教授也一个不落,全在高台上……

  傅云英的个子和同龄人比起来绝对是高挑的,但书院的学子大多比她年长,她站在末尾,抬头只能看到一片密密麻麻的宽阔肩背和脑袋。

  嗡嗡嗡嗡的哄闹声仍在继续,和她站得最近的钟天禄、袁三等人忍不住踮起脚四处张望,“谁来了?”

  赵琪和早上刚刚从家赶回书院的苏桐对望一眼,找前面的生员打听。

  议论声此起彼伏。

  傅云英正侧耳细听前面的人猜测发生了什么事,只听哗啦啦几声,人群突然从中间开始往两边分开。

  就像划开水浪一样,分开的潮水涌到她面前,突兀地停了下来。

  所有人都回过头来,无数道锐利的视线汇集到她身上。

  她抬起头,最前方的高台处,山长姜伯春正对着她微笑。白发在晨光下折射出一道道淡淡的银光。

  “傅云,今天由你领读书院教条。”

  书院规矩,学生每天早读前先对着东斋刻有教条的大石碑大声朗读教条,然后方开始一天的学习。通常领读的人是学长陈葵或者四堂堂长。

  众人听了山长的话,惊疑不定,抓着身边的人确认自己没有听错。

  此刻,所有人心中只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是傅云?”

  天高云淡,朝霞璀璨。

  傅云英定定神,沐浴在灿烂霞光中,迎着书院全体学子或惊讶或疑惑或好奇的目光注视,慢慢走向高台。

  她走得很从容,很快踏上台阶。

  姜伯春拍拍她的肩膀,让出位子,让她站到最中间。

  赵师爷、梁修己、吴同鹤等教授和藏经阁的管干含笑望着她,目光慈爱。

  台下是几百个朝气蓬勃的少年学生,台上是饱读诗书的教授学者,傅云英立于高台之前,面对学生们的瞩目,朗声背诵书院教条: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

  “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