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是女郎_作者:罗青梅(42)

2018-06-06 罗青梅

  孙先生沉默片刻,扫一眼屏风外面的傅云启和傅云泰,两人竖起书本假装在背书,其实脑袋一点一点,正在打瞌睡。他摇摇头,问傅云英:“五小姐是背会的,还是自己算出来的?”

  语气和平时的淡然严肃不一样,有种傅云英看不懂的庄严郑重。

  她如实道:“不瞒先生,我是背会的,方田这一章的题目我已经全部熟记于心。”

  孙先生难得露出一个淡淡的笑容,“可有想过推算之法?”

  傅云英低头想了想,立即反应过来,起身道:“学生受教。”

  “你坐下。”

  孙先生颔首示意她归坐,低叹一声。

  其实他让傅云英学《九章算术》,本是存了为难之意,叫她知难而退。

  古人云:“有教无类”,不管身份多么卑贱的人,只要他存了好学之心,就应当好好教导。先人曾对这句话做了无数注解,不论贫富、不论智愚、不论贵贱,甚至不论善恶,唯独没有人说过里面还包含有不分男女这个意思。

  孙先生不是没有教导过女学生,她们中的很多人冰雪聪明,领悟力和天赋丝毫不输男子。但唯独从傅云英身上,他看到勃勃的野心和旺盛的生命力,她学习的劲头可以说是一种古怪的执拗和坚持,恍若夏日原野之上疯狂蔓生的野草,看似毫无章法,平平无奇,实则气势恢宏,一往无前。

  而且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前路渺茫,她就像一星如豆烛火,在风雨飘摇中执着前进。

  如果傅云英只是把学识当成锦上添花的美德,那倒罢了,孙先生愿意倾囊相授,偏偏她不是。

  这个世道对女子极为苛刻,有些女子不适合读书,读的书越多,她们越清醒,伴随清醒的,将是一生的痛苦愤懑。

  到底是自己的学生,孙先生不忍看傅云英走上不归路,他想把她拉回正途——另辟蹊径需要承担太多世俗成见和流言蜚语,符合大部分人期望的坦途才是她该走的路。

  他失败了。傅云英就像一头老黄牛,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她闻鸡起舞,朝乾夕惕,那种摒除一切杂念的专注力,每每让孙先生这个屡屡参加乡试的过来人都觉得不可思议,甚至可以说得上是动人心魄。

  短短几个月,她就赶上傅云启和傅云泰的进度。

  孙先生想到这里,猛然一个转身,走到外间,抄起戒尺,对着傅云启和傅云泰的桌案狠抽几下。

  哐当两声尖锐的脆响,睡眼朦胧的兄弟俩不清楚状况,还以为闹地龙了,大叫一声,甩开挡脸的书册,吓得跳将起来。

  书本纸张飞得到处都是,柳木凳子翻倒在地,又是一连串钝响。

  孙先生面色阴沉如水。

  作者有话要说:

  ……………………

  关于《孟子》,因为朱元璋看到其中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之类不利于老朱家统治的言论,非常生气,下令把孟子的牌位移出孔庙,让人把《孟子》里面涉及民重君轻的相关言论全部删掉。

  当时的学校教的是删节版的《孟子》,而且科举考试一般不会从《孟子》里出题。

  文里就不特别说这个了。

  …………………………

  进士真的非常非常非常难考,古代每一届会试,进士大概两三百人,这可是全国选拔出的。学霸多如狗的江南一骑绝尘,没人赶得上,这个咱不说,在中西部的县市,一般考到举人就心满意足,能谋个小官做。这样的州县一代人中通常出两三个进士很不错了。

  第18章 买书

  这天傅四老爷拎着一只竹丝攒盒回家的时候,王叔告诉他,傅云启和傅云泰又挨打了。

  大吴氏和卢氏心疼得不得了,抱怨说孙先生最近脾气越来越坏。

  傅四老爷哈哈大笑,“该打!让他们长点记性!”

  旧伤未愈,又添新伤,傅云启和傅云泰哭得眼睛红肿,吃晚饭的时候抽抽搭搭的。

  饭桌上有一道荷叶糯米粉蒸肉,嫩白里透出一点油汪汪的嫣红,粉糯香浓,傅云泰爱吃这个,不等丫鬟伺候,抄起筷子夹了一大块肉片,不小心碰到伤口,“嘶”的一声,疼得脸都白了。

  卢氏忙夺走他手里的筷子,“你可消停些罢,让阿金喂你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