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是女郎_作者:罗青梅(463)

2018-06-06 罗青梅

  他们当时也怀疑到周家了,可过不久周公子悄然离京,据说是回老家娶媳妇去了,几年之内不会再回来。

  这件事是她的噩梦,她一点都不想记起,在她的刻意遗忘下,她几乎不记得这事了。

  直到周尚书请她为自己的小儿子求情,她回大理寺问赵弼,赵弼说差不多是同安十九年的事。

  那一刻,傅云英忽然记起上辈子遇险的事,正是同安十九年。

  她心里隐隐有种直觉,或许这事和自己有关。

  所以她让袁三去江西赣州府查清楚。

  霍明锦救了她……还帮她把事情压下来,不许周公子再踏进京城一步……

  从良乡回京师的路上,他手指抬起她的下巴,说爱慕她已久……

  这个已久,到底有多久?

  第115章 守岁

  天边铅云堆积,巷子里静谧无声,站在窗前,能听见庭院里雪落沙沙响。

  傅云英立在门边,望着假山上薄薄一层积雪,踟蹰了片刻。

  “要出去?”

  傅云章走到她身后,轻声问。

  她想了想,点点头。

  傅云章唔一声,没问什么,仰头看一眼阴沉沉的天空,如画的眉眼,雪光中愈显精致,“雪一时半会儿不会停,先添件衣裳。”

  虽然不知道大过年的少爷为什么要出门,王大郎还是立刻奔回房,取了暖耳、斗篷、手炉过来。

  傅云章接过斗篷,给傅云英披上,修长的手指系好绸带,在她脸颊上轻轻拍了两下,“最近不太平,多带几个人。”

  她有些心不在焉,点头应下了。

  乔嘉和另外两个护卫跟在她身后,簇拥着她走进漫天大雪中。

  傅云章双手背在背后,站在台阶前,目送她走远。

  莲壳走了过来,手揣在袖子里,一脸茫然:“爷,您交代的冬笋汤煨好了,用南边带来的老吊子熬了一整夜呢!少爷怎么出去了?他不和您一起守岁吗?”

  笋是发物,傅云章并不爱吃,是专给傅云英备下的。

  “放着罢。”他回首看着桌上摊开的升官图,叹了口气,唇边浮起淡淡的笑,语气却怅然,“在书房架一炉火,今晚我在书房睡。”

  莲壳答应一声,明白少爷今夜又要看一晚上的书。

  冬日天黑得早,天色越来越昏暗,傅云英冒雪骑马出城,城门口排了几支长长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头,都是等着进城团圆的人群。

  大家都在往里走,只有她这个时候出城。

  天色不早了,不一会儿就要关城门,如果出去了,今晚肯定只能在外面留宿。

  她迟疑了一下,迎着风雪继续往南行。

  霍明锦在城外的住处她去过一次,李昌很谨慎,带着她过去的时候特意绕了好几圈,但她以前常画图志,路上会下意识不断在脑海里辨别方向,还是记下大致的方位和路线了。

  走了没几里路,路边密林里忽然蹿出几个人,拦住她们。

  傅云英摘下霍明锦要她随身带着的那块鱼佩,“我有事求见霍大人。”

  拦下她的人认得她,看到鱼佩,脸色微变,没敢接,拱手道:“山里恐有大虫,小的护送公子过去。”

  她收起鱼佩,一行人继续往山里走。

  到了地方,远远看到那座篱笆围起来的院子,她又犹豫起来。

  她喜欢一切事情井井有条,就像书房架上那一摞摞垒起来的整齐书册一样,什么时候想看哪本书,照着银签子一层层往上找,条理清晰,清清楚楚。

  在大理寺,她也是这么处理积压卷宗的。先将所有案子分门别类整理好,然后一个个去审理批示,遇到难办的案子,从地方初审的记录开始,从头到尾查,直到查清来龙去脉。没有什么技巧,就这么一桩桩复核,几个月下来,她把积压的案子全处理好了。

  同僚们为之侧目,连赵弼也对她刮目相看,京城局势风云诡谲,也只有她还能静得下心处理公务。

  编写书册繁冗琐碎,非常考验毅力和耐心,傅云英从九岁起就开始整理收集资料,这么多年下来,再枯燥的差事,她也能踏踏实实办好。

  那些卷宗不只是简简单单的任务,每一件案子背后都牵扯了一条条人命,她不会随便敷衍。

  但感情上的事和她以往遇到的难题不同,理清头绪、整理出脉络,不代表就能处理好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