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是女郎_作者:罗青梅(715)

2018-06-06 罗青梅

  当然,他没有玩忽职守,和其他人一样忙,不过忙而不乱。

  以前张道长总说他适合修道,他一笑置之。

  现在想来,也许张道长说的话不错,放下肩上的压力,他淡泊潇洒,随时可以投入忙碌之中,也可以随时抽身离去。

  赵师爷心有不甘地狠狠瞪傅云章一眼。

  “你这臭小子,拗了这么多年,怎么突然就想通了?我那帮老友,活了几十年,都没有你这个悟性……”

  出世而又入世,既能尽己所能利国利民,又不会被庸俗世事所扰,随时能急流勇退……这样洒脱豪迈的心态,是多少士子梦寐以求的理想!

  傅云章以前总是差了一层,要么不染世俗像是和世事隔了一层,要么心思太重无法解脱。

  现在可好,人家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悄悄超脱了!

  赵师爷嫉妒得眼睛发红。

  他也想当个“死便埋我”的潇洒之士,可是心眼太实在了,总会被一些辱骂他的人气得火冒三丈,影响心境,根本做不到洒脱啊!

  在他咬牙切齿的时候,傅云章含笑落下一子。

  “老师,承让。”

  赵师爷回过神,看一眼棋局。

  果然输了。

  他咳嗽两声,袖子扫过棋盘,哗啦啦几声,棋子落了一地。

  “哎呀!”赵师爷故作懊恼地拍拍自己的手,嘿嘿笑,“还没看清楚呢!来来来,再来一局。”

  傅云章端起茶杯喝茶,黑白分明的双眸扫他一眼,笑而不语。

  在帮英姐的过程中,其实他也是在帮自己。

  他看着她一步一步往前走,自己也不知不觉爬上山峰,甩掉盘踞在心头的负累,拨开云雾,眼前一片豁朗。

  ……

  众人齐心协力,各司其职,经略襄城的事慢慢步入正轨。

  天气也慢慢转凉了,田间稻谷金黄,菊黄蟹肥。山中桂花盛开,叶片碧绿,花朵并不显眼,但十里飘香,不论走到哪儿都能闻到那股馥郁的香味。

  傅云英接到京中朱和昶的信,问她年底的时候能不能回京。

  范维屏和汪玫一明一暗互相配合,首辅王阁老是个不爱生是非的人,京中一切如常,朝堂安稳。

  中秋的时候百官作诗吃月饼,朱和昶特意叫吉祥留下一块送到荆襄给傅云英。

  宫中月饼的饼皮掺了猪油,久放不坏,能一直放到年底,到过年的时候还可以拿出来吃,取团圆之意。

  傅云英拿到月饼后,没有吃,让下人收好。

  半个月后,随从按她的吩咐,将一个人带到她面前。

  看到那人,她把月饼拿出来,往他手心里一塞。

  “您儿子给您的月饼,从京城送来的。”

  老楚王一脸惊喜,接过月饼咬一口,饼渣掉了一地。

  盘腿坐在交椅上,慢条斯理吃完月饼,拍拍掉在衣襟上的饼渣,凤眼微眯,开始控诉她:“你把我抓过来做什么?我在贵州玩得好好的!”

  傅云英看他一眼,微微一笑。

  老楚王瞪大眼睛,惊喜变成惊恐,心里顿时有了一个不好的预感。

  傅云英接下来的话证实了他的预感不错:

  “您曾经答应我一件事,现在是兑现诺言的时候了。”

  老楚王毛骨悚然,下意识想跑。

  “我不管,我还没玩够……”

  傅云英微笑,朝老楚王拱手,“您言而无信?”

  老楚王张口结舌,支支吾吾半天,恨恨地一摆手。

  “好吧,你说,你到底想做什么?”

  傅云英抬起眼帘。

  “回京以后,我会如实告诉皇上我的真实身份。”

  咯噔一下,老楚王忍不住打了个激灵,汗毛直竖。

  完了!

  宝儿会恨死他的!

  第162章 结局(上)

  快入冬时,经朝中九卿推举,推举傅云英为副都御使,负责巡抚荆襄,抚治流民,清理赋役。

  傅云英经略荆襄、安抚流民的成就有目共睹,朱和昶提出要设立巡抚时,六部尚书、都御史、通政司和大理寺基本都推选傅云英。

  本来巡抚就有从大理寺卿、少卿、丞中推升的旧例,她奉命南下荆襄时,大臣们就猜到会有这一天。

  等民乱平息,不等朱和昶暗示,九卿就主动建议由治理地方有功的傅云英镇守襄城。

  襄城和宣府、大同那样的边境重镇不一样,宣府、大同的巡抚和地方总兵、中官互为牵制,像襄城这样处于几省交界的山区,只会在民乱时临时选派巡抚督查,文武兼管,掌地方军政大权,地位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