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镇国公府为何不亲自出面,一是心虚二是胆怯,若让军方上下知道此次又是程家泄的密,恐怕日后镇国公府在天下军马中再无立足之地了。”
老侯爷不屑的嗤笑了几声,“程存那个老东西早就吓破了胆,这些年什么时候听说过有程家小辈出京了?他们啊,是爹怂怂一窝,也就敢在京门内耍耍威风,真在战场上拼杀过的人家哪个拿正眼瞧他们呐。”
“不过,整整五万多兵马集结,真的无碍吗?”
得知了黄沙军团的出处,赵秉安心里就没来由的升起一股担忧,毫无疑问,这是一股与皇室仇深似海的孤兵,他们久处荒漠,猛地在玉楼现身,怎么看都不像是冲着区区供给去的。
“那秉安你觉得圣上真的可能对此事毫无发觉吗,别忘了,那可都是死忠的萧家余孽,若非这些人战力彪炳,死战不屈,圣上当年根本不会给他们外撤的机会。”
“萧博远就是他们的灵魂,萧氏血脉一日未绝,他们便不会死心,哪怕是在深渊地狱里生不如死的挣扎,也都在绝望的等待着,等待着他们的帅主回归……”
“清河郡王之所以能活到现在,是不是……”
“……对,清河郡王就是捆在黄沙军团颈上的白绫,圣上用了二十几年硬生生将这头猛虎折磨成了哀绝麻木的牲犬,替大朔戍守着最荒凉的疆界。”
“直至黄沙流尽,残魂都不得归故土。”
“孙儿抖胆猜想,圣上加封清河郡王,将其与俪王安置在上林苑,恐怕就是想引蛇出洞。毕竟现如今的大朔已经不是几年前积贫积弱的大朔了,国库充盈的钱粮足以支撑大军征讨叛乱。他老人家隐于乾清宫,冷眼瞧着那些人折腾,是想,一网打尽?!”
“圣上登基二十余年,帝王心术深不可测,岂是我等凡夫俗子可以揣测的。不过,这件事确实是要给东宫提个醒,真若是刀口见血,太子身旁那五千宿卫可顶不上什么用场。”
赵秉安喉头涌过苦意,怕只怕乾封帝压根就没将实情透露给太子半分,他老人家除了金吾卫可是谁都信不过。
“太子会试之后似与顾椿摩擦严重,这些时日正忙着缓和关系,此时若据实相告,恐怕东宫也抽不出时间应对。”
“祖父,您给孙儿透个底,若东宫真的身陷险境,京郊驻军能出多少人手勤王?”
老侯爷眉峰一耸,似是没反应过来,接着在爱孙灼灼的目光下不自在的清了清嗓子。
“单只是夺嫡之争的话,定海侯与江夏侯他们不会坐视不理,就冲各家那些小辈,至少也会遣出三成兵马护驾。可若直面的是黄沙军团那些悍卒,恐怕,他们也是有心无力啊。”
“也就是说,京郊驻军会做壁上观,甚至有可能倒戈一击?”
“咳咳,不至于,不至于,南郊全是黑云退下来的老家伙,我们原就与皇家孽债撇的最远,他们就算打得头破血流也跟咱们没什么关系。”
“但若太子无法即位……”
“秉安,你着相了……”
“现如今太子能否即位已经无足轻重,圣上将皇太孙留在身边教养是什么意思天下没几个人不知道的,只要圣上安康,东宫一脉便能延续下去,咱们永安侯府打康王落马那天起就算是从皇家这谭浑水里脱身了,接下来他们爱怎么折腾怎么折腾,跟咱老赵家已经没有关碍了。”
盛家薄幸帝王,还真当人人都该忠心耿耿呢,做梦去吧。
刻薄寡恩到他们这份上,没逼反这些领兵大将已经算是乾封帝的能耐,指望他们这些被夺去兵权的武勋出力杀贼,呵呵,不转身捅他两刀就算是很厚道了。
原来武勋早就抛弃了太子,那所谓的詹事府到底还剩下什么,赵秉安曾经一颗丹心想辅佐的主君到底还有什么,孤家寡人,莫过如此吧……
第203章 收敛
顺天府的差役没让人等太久,日头刚升上来, 冼马巷口便传来喧嚣锣鼓。
许多平民也涌入永安侯府门前, 等着那位五元及第的大才子现身。
赵秉安摘挂, 这个消息早就传遍了京中上下, 顾椿当初没拦得住太子点魁,干脆就把声势闹大,让赵家那小子自食苦果。
会元的最后一篇策论不翼而飞,纵使他前头两场答得再出彩,也挡不住天下士子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