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京城里都翻遍了就是找不到人,于是御林军,锦衣卫,大理寺都进入一起调查,从金陵城扩张到城外,郊县,更远的地方。
昭庆帝甚至派了一支小军队去了安阳王所在的封地,收回封地,昭告百姓,安阳王妃犯了事,如果看到安阳王妃一定要举报。
因为这些,原本应该大办的小皇子满月宴也没有大办,本来盛氏是以贤妃的封号下葬的,皇帝不但把她从皇陵里移了出来,取消了封号,送会了盛家。
昭庆帝觉得自己把盛氏的尸骨送会了盛家已经是很厚道了,他应该把她扔到乱葬岗去的。
然后他把盛府也给抄了,他没办法处死大皇子,小皇子刚出生,就把大皇子给处死,这会让天下人说他是暴君,有了嫡子就对庶子出手。
他不能对大皇子怎么样,于是一腔怒火就尽数发泄到了盛府的头上。
当这世上掌握着最高权力的帝王想要收拾一个没有根基,权力的勋贵时,那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
天还蒙蒙亮的时候,锦衣卫就包围了盛府,径直踢开了盛府的大门。
盛伯爷刚刚起床,还未穿戴好,就被冲起来的锦衣卫吓了一大跳。
“赵大人,你这是何意?”
锦衣卫指挥使赵大人手按在绣春刀柄上,冷声道,“本大人奉的是皇上的圣旨,贵府有人窝藏安阳王妃,与当初安阳王事件有关联。还请伯爷不要打扰下官办案。”
盛伯爷听了,蓦地睁大眼睛,“这怎么可能?赵大人,我们府上可是忠于皇上的,如何会与安阳王有关联?这……”
他还想说不然也不会把女儿送进宫去,可如今女儿的尸骨也不知为何被皇上送回府,大皇子也被幽禁……
难道这一切都和今天的抄家有关联?
他瘫软在地,又安慰自己,搜吧,搜吧,反正他们没有和安阳王有过半点联系,不可能查出来的……
小半个时辰之后,赵大人带着锦衣卫的人出现在盛伯爷面前,抖开一封书信,“伯爷,能否解释一下,安阳王妃怎么会写信给你?”
盛伯爷终于反应过来,跌坐在地,惨笑,“好,老夫算是明白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好!老夫随你去,还请诸位手下留情,对女眷们手轻一点……”
一夕之间,传承了几代的盛伯爵府查出和安阳王府灭门的事情有关,夺去了世袭罔替的爵位,盛家所有的直系,旁系三代内不许出仕,收回伯爵府,
至此,盛家在金陵城消失的无影无踪,如同流星划过。
只是,事情远远还未结束,安阳王妃未捉拿到案,安阳王封地被收回,临城郡主带着郡马的棺椁黯然的回去郴州。
这一年,金陵城被笼罩在一片阴影当中,是多事之秋。
不过,很快的,京中很快迎来了一件大喜事:皇上昭告天下,要立出生不久的小皇子为太子,已经让钦天监在挑选良辰吉日,举办册封大典。
事情慢慢的落幕,芳华的心也平静了下来,薛重光也不复以前的忙碌,两人可以一起用用晚饭,休沐的时候一起去郊外走走,去青光观看看玉真道长。
立太子是个大事,整个朝堂都轰动起来,京城的气氛也因为立太子一事变的有些怪异。
一段时日后,皇上也终于挑好了册封太子的吉日,四月十八,嗯,很好的日子,不冷不热,抱着小皇子出来见人也不怕见风,闷着,热着。
立了太子,不管是朝臣,和百姓好像都吃了定心丸一样,生活有了盼头。
京中的权贵高门终于抛去前段时间的阴霾,开始了各种赏花会,酒宴。
芳华在各种宴会里来来去去,感觉都快要吐了。
这日,她推了很多的帖子,想在家里躲清闲,正在后院浇花的时候,王管家来报说,严二爷求见。
芳华皱了皱眉头,最近她时常能碰到这个严二爷,他时而用审视的眼光打量着她,又有时会很温和,沉思的看着她。
这让她有点心惊胆战的,她觉得她应该没有那么大的魅力能一下子让人喜欢上。
事实,到现在,她也弄不懂为什么薛重光会喜欢上她,不过她并不想弄明白,喜欢的时候好好接受,欢欢喜喜的在一起。
还有什么事情是你喜欢一个人的时候,恰巧那个人也同样的喜欢你。
因为严二爷是外男,芳华不便去见他,想让他晚点再来,谁知严二爷说他想见的就是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