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年代之财运亨通_作者:西淅(166)

2018-05-16 西淅 年代文

  吴辉问:“你是省城的人?”

  “也不是,不过现在住在这里,而且我家离学校不远,我平时还得帮家人看生意,还有弟弟妹妹在上小学得照顾,实在是走不开,所以才会申请单走读生。”

  陆静然看着人的眼睛,说得言辞恳切。

  吴辉尚未婚娶,对方这么看着,就有些不好意思。

  他能一眼认出陆静然,自然是因为对方不是那种看过就忘了的类型。

  吴辉想了下问:“你的父母呢?他们同意吗?”

  陆静然说:“我的父母很多年前就离婚了,我妈妈在我初一就故去了,父亲已经另娶也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我们多年没有联系了,我现在和阿姨家住在一起。”

  这样的家庭背景算很艰难了,很多人说起来难免心情低落,特别是现在离婚率还很低的情况下。

  不过陆静然却是用一种客观的口吻来叙述。

  她只是把这个事情说出来,毫无自哀自怨。

  吴辉看着人,已经脑补了酸爽狗血的一场大戏,难得啊,这样的遭遇还能笑对人生!

  生活没有善待她,她却没有责怪生活,这真是难得的好品质!

  寒门学子,能入学第一,还得兼顾这么多,又是帮忙照看生意,又是照顾弟弟妹妹。

  住在叔叔家,哪怕对方人再好,也是寄人篱下。

  吴辉说: “虽然规定是不可以,但你可以每个月来递一次假条,你如果有什么难处,可以和学校申请减免学费的。”

  陆静然摇了下头:“不用了,我的阿姨做生意的,经济上倒是不困难,还是给更需要的额人吧,谢谢老师。”

  她看着对方的表情,倒也猜出人在想什么……

  虽然意外对方的联想能力强大,不过却也没有多解释,某种程度上,她也不算是撒谎吧。

  班主任安慰了人几句,无非是好好学习别想太多、生活会慢慢好起来之类的,然后才说,“嗯,那你明天来我这里拿假条,去吧。”

  等着陆静然的背影走远了,吴辉才收回了视线。

  再次叹了口气。

  真不容易啊。

  陆静然回到宿舍,收拾好东西就出了校门。

  学校到她家坐车要1小时10分钟,因为现在的公交路线太少,要绕很多路,如果开车的话就只要35分钟。

  不过陆静然没有去家,而是转了一趟车,到了公司。

  九点半,这已经是下班的时间了,但是现在大多数都还在。

  服装这个行业,本来就是经常加班加点的行业,大家也都习以为常。

  加上陈忆琳请来的外援,一共二十个设计师,但是还远远不够。

  不过一口吃不成胖子,很多也只能看着来。

  陆静然原先是闲着,能赶上国庆这个人流的高峰开店,这样销售额一定会不错。

  现在看来时来不及了,她索性慢慢来,也不急于这一时了。

  老板来了,其他人都放下手中的活计,来打招呼。

  陆静然说:“你们忙你们的,别管我。”

  “好的。”

  陆静然把陈忆琳叫到了办公室。

  两个人有段时间没有交流了。

  90年代初的市场,根本还没有‘快时尚’这个定义,本土女装就那么几个,也都不成什么气候。

  所以只要做好了,那就是一家独大的生意,完全没有竞争对手。

  而要想要做起来一个行业,最看重的就是品牌。

  在这个电商还没有大规模出现的阶段,什么是‘品牌’,就是能在全国各大城市都有专卖店,让大家都认识。

  服装行业是个每年在市场在不断在增长的行业,这也意味着会越来越多的人来分这块饼。

  等到真的到了市场成熟的时候,要挤进来就不容易了,因为品牌的形成和得到认可是需要时间的积累的,不是一蹴而成。

  还是那句话,连着街边的老头都能知道,这是一个机遇的时候,那就不再是机遇。

  中国由于人口众多,一直是各大外来品牌必争之地,份额非常大,在二十年后,甚至超过欧洲市场。

  很多外来服装企业,都带中国尝到了甜头。

  如果是在二十年后,陆静然一定不会选择服装业。

  因为那时候电商的兴起,让很多一直盈利的传统服装都开始亏损,要想能分一杯羹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