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年代之财运亨通_作者:西淅(254)

2018-05-16 西淅 年代文

  这家乳业能想到引入资金扩大规模和革新包装技术,老板还说很有想法,至少不是故步自封,比较容易接受意见。

  如果想要做到行业的顶尖水平,野心自然是不可少的。

  谢生舟是耽美书斋,从小吃喝都有保姆照顾的,本来以为一辈子不会和农牧业打上交道。

  一直到现在……

  乳业的老总热情的接待了陆静然。

  陆静然的大部分决策,他都能拥护,毕竟能一次性拿300万投资企业,而且后续还会接连不段的注入资金,这就是个财主啊。

  而且对方总不能拿着她自己的钱开玩笑了,大家虽然各自想法不同,但是大家殊途同归,都是为了公司好的。

  这家企业,前面投资那个服装品牌,不就是做得很好,每天路过他看上一眼,都有人排队等着试衣服。

  那才是赚不完的钱,怕是要在家里数到手抽筋,真是羡慕不来。

  何忠祥搓着手问:“我们现在有十台灌装机器,接下来是不是要扩张工厂?”

  他已经看好了附近的地,这边偏离城区比较远,所以地价很便宜。

  陆静然放下了手中茶杯,“这个不用急,这家乳业虽然在本地卖的很好,但是全国来看是没有市场的,也没知名度,扩大生产线也要有销售渠道才行。”

  “这个我知道,你们不是有办法吗?”

  开始双方签订合同,对方不但是资金帮扶,还有管理和市场开拓上的扶持。

  赵忠祥觉得有句话说得很对,英雄出少年。

  这他第三次和人谈话,一点都没有小瞧的意思。

  反而觉得自己不过是虚长了对方二十岁,多吃了些米饭,么什么了不起的。

  现在社会和从前不同了,如果还固守老一套不变,迟早是要被淘汰的,他得抓住这个机会。。

  陆静然点头:“其实要按照常规的运作方法,我们要扩大企业,首先就要买土地、盖工厂、然后再买设备、扩大生产线,最后再打广告提高知名度。”

  只是市面上大多数企业的路子,先把产品线给增加起来,营销这一套,国内企业根本没有摸清楚。

  甚至愿意花钱去打广告的都很少,所以迈出这一步的都成了各自行业的翘楚。

  快消品的价钱相差不大的情况下,顾客自然更加愿意选择大品牌。

  “是啊,我就准备这样做。”何忠祥点头。

  陆静然笑了下,“何总不如听我一个建议?”

  “ 你说。”

  陆静然的手叩击了两下桌子,这是她在思考时候的习惯动作。

  谢生舟集中精神,知道对方又要开始了。

  虽然是为了说服对方,陆静然却声音不急不缓,说话的语调平和。

  这都是在做律师的时候形成的习惯。

  律师说话也是有艺术和学问在里面的。

  如果太急切会造成当事人的恐慌,如果太松懈,又会给人不专业不认真的感觉。

  所以中间的度就很重要了。

  “就因为别人都这么做,所以我们就要反其道而行之,这样能更快的赢得时间,比别人快一步。”

  “而且我们现在账目上加起来,也就两百多万,这点资金买地盖房子,你觉得短期来看行得通吗?这样又怎么能扩大生产线。”

  “你说得也是,不过你不是说后期还会给我们资助吗?”何忠祥搓了搓手问。

  陆静然说:“会持续注资是没错,但是要这样一套程序下来,没有个一千五百万,都起不到明显作用,这样的投入太大了,而且成效也很忙,可能构建完成得三五年了。我有一个主意。”

  “什么主意?”

  陆静然说:“我之前投资的服装企业,就是先把店面开起来,并没建设有生产加工的工厂,因为成本和风险太,我们都是找同行代加工厂做出来的,付给了别人代加工费,这样一来就要节省很多成本,而且效率也快了起来,简而言之,就是我们是先建立了市场,然后再建了生产线,我觉得其实乳业也可以这样。”

  “行得通吗?”

  陆静然点头:“我觉得可以试一试,我们账面上只有这么多钱,咱们可以拿出来一半,在央视和地方电视台轮番播报广告,我们的策略就是一边做品牌一边做产品。”

  “何总你的企业已经积累了几十年的生产经验,无论是技术还是其他方便,都可以在同行业领先,你知道深圳现在有很多外企和中国沿海城市的工厂合作,他们都是委托对方加工,提供机器、技术和布料,然后把对方生产的衣服拿出来,再贴牌销售,我们也可以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