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年代之财运亨通_作者:西淅(3)

2018-05-16 西淅 年代文

  她没有被包养,也不是豪门之后,钱是她自己赚来的。

  虽然手段很有争议。

  林钦想到这里叹了口气,半个小时前她掐了把手背,以为是在梦里下了狠手,印子这会儿还没消。

  不会有这样身临其境的梦。

  林钦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从一个擅长经济纠纷案件的律师,变成无期徒刑经济犯的……预备役。

  只用了一个回笼觉的时间。

  林钦四下打量周围的环境,陆静然的床单陈旧而干净,枕头上压着镜子和木梳,还有一本课本。

  看得出是个节俭努力的小姑娘,至少现在还是。

  她心情复杂地拿起了床头打着补丁的粗布包,拍拍膝盖走出了宿舍。

  陆静然衣服少,放假也没什么行李,包里除了两套换洗的衣服,其他都是书,倒是一点也不轻。

  宿舍在四楼,远远望去附近再没有更高的建筑,视野极好。

  灰蒙蒙的天,一场大雨正在酝酿。

  九零年代城镇的发展不容小觑,很多人不追求缥缈的诗和远方,偏向实际利益和金钱。

  不过陆静然的故乡,四面环山的宁县还没多大变化。

  触眼可及的房子十分陈旧,青色的瓦片,部分灰白的墙皮脱落,被遮住的灰斑就涌了出来。

  林钦会对陆静然格外关注,其中有个原因,他们算得上老乡,同属于一个市。

  “陆静然!”

  林钦刚走出宿舍楼,一个青年就凑了上来。”

  “我等你很久了啊,还不快点,这天马上就下雨了!”

  少年边说边从衣服口袋里掏出四块钱,看到车费没丢,他松了口气。然后很自然的拿过对方的布包,“快走吧。”

  李志杰忙完今天师傅派的活儿,专门来找陆静然,和她一道回家。

  他最近半年个子猛窜,像是个有些长空了心的大号竹竿,人在衣服里晃。

  半新的裤子看得出才做没多久,已经短了一截儿,脚踝傻兮兮地露在外面,硬生生穿成了九分裤。

  林钦打量着眼前这位透着些傻气的少年。

  她在关于陆静然的资料里对照了下。

  陆静然的父亲是知青,1977年高考被恢复,大多数在农村的知青想方设法要回了城市,她父亲也离开了。

  没有带走不满五岁的女儿和发妻,拿走了一纸离婚协议书。

  大约是她目睹母亲病重到去世,陆静然大小比同龄人心性坚韧,少时便沉默寡言。

  陆静然的母亲走了后,隔壁姓李一家人对她很照顾。

  不过这家人……最后都没有好下场。这也是导致陆静然性格极端的导火线之一。

  李家有个儿子,和陆静然关系很好,对方当兵退伍回来,恰逢上面政策变了,不包分工了。

  青年也不占关系没有门路,就去家私人工厂当了保安。

  上班没有两个月,就在一次夜晚巡逻为了抓小偷而被捅了一刀,从三楼摔了下来。

  命保住了,脚却摔断了,以后走路都不顺畅。工厂辞退了他,补了两千块钱。

  两千买断了他的后半生。

  隔壁家的儿子,应该就眼前这位了。

  李志杰见对方瞧自己的眼神很奇怪,问:“我脸上有东西?”

  “没有。”

  李志杰想了下,又说:“你没考好?哎,都考完了就不要想这么多。”

  林钦点头,她不太想说话,因为还没有彻底缓过来。

  小镇上也有中学,但是成绩最好的那批都去了县城一中,那边师资力量好。

  就算是家里条件再拮据,孩子要读书,大部分还是舍得花钱的。

  很多家庭以孩子在一中读书为荣,毕竟只有成绩拔尖才能考进去。

  林钦不认识路,跟在对方后面走。

  两个人到车站的时候,这趟车的坐票已经卖完了,只能站着回去,票价一块五。

  山路崎岖颠簸,很多地方还坑坑洼洼,车身晃得厉害。

  林钦不习惯,她有些晕车,脸色苍白。

  四十岁的陆静然都能让人一眼印象深刻,不要说今年十七岁,还在最好年华的少女。

  她皮肤白得像是光从里面透出来,在周围姑娘普遍是小麦色的皮肤里,特别地出挑。

  不说话的时候,有几分孤寂清冷。

  骨像美很占便宜,要按镇上的妇女们的话来说,那就是“长得太洋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