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年代之财运亨通_作者:西淅(342)

2018-05-16 西淅 年代文

  你比我穷,没有我赚钱漂亮,就是不能质疑我,在我这里没有话语权啊。

  我不靠着陈家还有服装公司,你不靠家里屁都不是啊,AA制吃饭你都付不起钱。

  陆静然和陈忆琳,计划去一趟上海,然后再去北京。

  去上海是因为,陆静然要去看看余惊远,虽然不是很顺路,然后顺带处理一点事情。

  之后去北京,就完全是为了工作。

  1994年,这是一个分水岭。

  天朝从这年开始,正式进入了物价飞涨、全速发展时期。

  各项政策的出台,带来了许多商机。

  陆静然去年给乳业放了广告,当时是三百万的广告费,分别上了几个地方卫视台。

  放广告的前一年,乳业的年产值才一百万,当时当年就达到了两千万。

  不过他们是闷声发大财,没有把数据公布出去,知道的也是业内的。

  或者是从税务局流出的消息。

  也就是因为这样,投资公司后期才追加了资金,团队都很赞成花钱去做广告。

  陆静然准备去北京,是去参加一个竞标会。

  央视广告的竞标会。

  如今企业和广告公司,为得到央视某个时段的广告位,递条子、打电话等走后门现象很多。

  现在局面已成供不应求之势。

  陆静然也试图去找关系,希望能上央视,但是她还没有那么神通广大。

  不过事情有了转机,去年央视有为新上台的广告主任。

  雷厉风行的女强人,那位在央视任职期间,为解决紧俏广告时段的供需矛盾,同事避免不正当竞争,无奈之下想到了招标。

  也正是这个当时争议很多的决策,让央视的广告收入在短短的五年中翻了八倍。

  增加了四十多亿。

  同时,也开创了中国电视媒体广告走向市场化运作的新纪元,为地方电视台做了示范。

  1994年,也就是今年的11月,中央电视台开始第一次进行广告竞标。

  这个年代,敢于花巨资去买广告,只要后续决策不出错,那都是发财了。

  至少在广告播放的当年,对公司的效益非常的明显。

  94年第一届的的‘标王’,是孔府宴酒三千多万元拿了下来。

  第一届公开竞标,因为企业举牌,这是前一年广告费的好几倍,当时很多知情人都觉得这是不是疯了,这么多广告费,这能赚得回来了?

  事实上不但是赚回来了,而且还赚的盆满钵满。

  让那些当时没舍得花钱打广告的企业,红了眼睛。

  一夜之间,“喝孔府宴酒,做天下文章”的央视广告火了起来。

  1994年孔府宴营业额才一亿多。到了隔年广告播放后,销售收入9亿多。

  这可不仅仅翻了两倍啊!

  而且这家本来名不见经传的酒水企业,一年之后经济指标跨入全国白酒行业三甲,成为国内知名品牌。

  提升了品牌的软实力。

  虽然说后面,这家酒水企业,还是因为经营战略错误被收购,但也必须承认,这广告费花的太值了。

  三千多万,换了七八个亿的收入。

  而且接下来几年,竞标到当年‘标王’的企业,那都是赚的盆满钵满。

  这个年代几乎就只有央视,没有其他电视台来分收视率。

  特别是新闻联播这个时段,收视率非常的高,几乎是家家户户都是要看的。

  这几年大家生活好了起来,也开始追求起了‘名牌效应’。

  央视都宣传了,那自然是好东西没错了,广告播出去后自然一窝蜂地去买。

  在后世,一个产品很成功,要归功很多原因,首先要质量好,然后要产品定位准确,最后还得宣传到位。

  但是在当时,只要有央视广告这一条就够了。

  1995年山东临朐县属小型国有企业秦池,在第二届“标王”竞标会上以六千万元抢得“标王”。

  这不过一年时间,广告费就翻了两倍!从三千万变成了六千万!

  大家还在啧啧称奇的时候,秦池未中标前营业额一亿多,中标当年一举达12亿元。

  翻了几乎九倍。

  所以第三年,‘秦池’又以3亿元天价连坐“标王”。

  从三千万到三个亿,不过是三年时间。

  据说秦池老板花了这么多钱还很开心,后来接受采访说,有了那句著名的话。